【厭食患者自述】純素畫家投身動保運動 從愛惜港豬 到救贖自己

撰文:梁雪怡
出版:更新:

由14歲開始,馮一芯過去四年半以來與厭食症糾纏不清,想吃東西但不敢吃,知道應該長點肉但怕胖,想變得符合社會定義出來的「美」但知道美不只一種。數年來在這些糾結中遇溺,她自覺失去體重也遺失了誠信--家人要她磅重,她偷抱啞鈴上磅;沒有月經,想用紅色水彩裝作經血,為了體重撒過不少謊,她恨自己。直到去年,她找到一個讓她好好過活的方法--不吃肉,關懷動物權益,成立「救救港豬 Hong Kong Pig Save」facebook專頁,每周到屠房外探望豬隻,因為愛惜牠們的生命,她也漸漸學懂愛惜自己的生命。

茹素一年,一芯積極關注動物權益,並組織「救救港豬」活動。但有網民譏諷她「無聊」,因為目送豬隻送往屠場並不能挽回牠們的生命。(曾梓洋攝)
+14

一芯的厭食症康復經歷請看上集:【厭食患者自述】瘦至70磅、14歲停經 藉茹素解困:美的定義很闊

動物不只貓貓狗狗

一年前,一向熱愛大自然、經常行山的馮一芯希望生活過得環保一點,有朋友建議她吃素,她覺得吃素比「五分鐘沖涼大法」更容易實行,於是坐言起行,滴「肉」不沾之餘積極參與動物權益運動。她說:「香港有好多人關心野豬,反而大家碟上吃的豬就沒有人關心,但野豬和豬沒有分別,甚至豬和狗又有什麼分別?我們的活動(救救港豬 )會在屠場外面,看着一車一車豬送進屠場,每日有4000隻豬因為我們而死(本地屠場每日屠宰超過4000隻豬),如果那箱車變了狗,有很多香港人都會難過,因為大家都知道牠們是生命,其實豬也是。」她也試過在街上邀請市民以VR(虛擬實境)眼鏡觀看豬隻由出生、剪尾巴、性器官的情況,了解牠們在什麼環境長大,在什麼環境被殺,之後她會派發素食資訊給參加者。除此之外,她又參與過其他團體辦反皮草、吃魚翅的示威活動。

網上有人譏諷她無聊、「搵嘢嚟搞」,看着豬隻進屠場卻無法阻止生命被宰,一芯卻覺得此舉目的是為了引起大眾關注畜牧業動物的權益,想想大家在吃下生命之時,這條生命受過的苦難。行動以豬隻為重心,是因為香港日宰的豬隻數量較牛及羊多,亦因為豬較多人喜歡,易獲共鳴。

「救救港豬」行動是仿照外國動保行動者的活動The Save Movement,The Save Movement於2010年由加拿大多倫多發起,現在於歐美澳多國已有接近100個Save Group。

猴子被囚一輩子為了人類一刻注視

「有些人可能連牌都沒有看,連動物是什麼品種也不知道,看五秒就離開,牠們一輩子就為了我們一眼,對牠們很不公平。」一芯說。(曾梓洋攝)

除了組織活動,一芯亦會畫插畫表達對動物的感情,她看過紀錄片《地球公民》(Earthlings),當中紀錄了動物被屠宰、當實驗品的畫面,看後深感難受的她以繪畫來抒發情緒,她畫了數幅動物的眼睛,每張花20多小時畫,一度邊畫邊哭,因為在她畫畫的同時,每分鐘都有動物被宰。

一芯的筆記簿中畫滿她的插畫,這天我們到動植物公園拍攝時,她輕易勾勒出籠中動物,她在畫中寫道:「家長需要把故事的另一半:動物喪失自由 也告訴小朋友。」。有時她會在車上畫,有時在地鐵站著畫。她說:「我不會放棄畫畫,因為這是我唯一的才能,只有畫畫能夠讓我pull your soul(掏出靈魂)。」(插畫:馮一芯)

為了解香港的動物品種,年前又跑到香港動植物公園寫生,還帶了部相機拍照。一年過去,今天重遊動植物公園,她有新的反思:「現在見到很多猴子被關在箱子中,還要是好密一格一格的,我不再覺得有趣。有些家長或老師會覺得香港好少動物,想帶小朋友來看,是教學用途,但有些人可能連牌都沒有看,連動物是什麼品種也不知道,看五秒就離開,牠們一輩子就為了我們一眼,對牠們很不公平。反而如果老師可以帶小朋友到大澳看牛,或認識香港本土野豬、海豚,教育用途會更加深刻。」

從愛動物學懂愛自己

在她的插畫中,常常以人、動物和自然作主題。(插畫:馮一芯)

今年4月,國際動保組織(Mercy For Animals)推介五位來自世界各地的純素畫家,其中一位就是馮一芯。僅僅茹素一年,一芯便如此積極參與動物權益運動,她也承認自己是完美主義者和極端veganism(素食主義),這也許與她患上厭食症的過去有關。香港進食失調康復會社工胡婉君指出,很多厭食症患者大多是完美主義者,在康復的過程中,可能會慢慢將厭食症的部分特徵發展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吃素或長跑,都需要堅持與忍耐,而一芯亦透過積極參與動保行動,建立出健康的生活習慣。

一芯說:「你懂得關心動物,然後改變自己生活態度不吃肉,這不止是食物的選擇,更是連貫價值觀,會改變自己對自己或對地球的看法。我除了畫動物之外,也畫多了自己的故事,之前畫了自己有厭食症和愛自己的自畫像。我覺得自己比以前開心,懂得愛自己和愛人。」

胡婉君補充:「飲食環節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心理調節,有很多個案分享,常常有把聲音說要減肥,這需要靠經歷、治療,厭食沒有bling一聲,而是一直bling bling bling(來提醒自己不要減肥),這個病是要跟自己生命成長。」

從愛惜港豬救贖自己,並明白厭食症會與自己的生命成長。(梁雪怡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