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失老人.上】時空錯亂言語不清 逾三成認知障礙症患者曾走失

撰文:謝慧心
出版:更新:

他們都忘了怎回家……
有一個他,沿電車軌走,因為想起以前是坐電車回家的,心忖跟著電車軌走,便不會錯。
也有一個她,走到了墳場,沒有甚麼原因,只因為在街上流連太久,肚餓口渴了,而恰巧在那裡找到了充飢解渴的食物飲品。
近年在面書網頁,不時都有「請廣傳」的訊息流轉,呼籲幫忙留意走失的老人家。長者走失,許多都與認知障礙症(又稱腦退化症)有關;換過來說,一旦確診家中長者患上認知障礙症,其中一個令家人提心吊膽的問題,正是走失。

調查指本港逾三成腦退化症患者曾經走失。(資料圖片 / 羅君豪攝)

「三失」老人

為甚麼腦退化症會令患者走失?賽馬會耆智園高級訓練顧問崔志文解釋,認知障礙與「三失」有關:

失語:詞不達意、講不出自己想表達的事情;失認:對辨識時間、地點、人物混亂,即時空錯亂;失用:對日常物件或工具的用途混淆。

 

「走失與失認有關,因他們時空錯亂,失去導向能力。失語則令他們難以求助,如問路;或路人問他們時,表達不到自己的住處。」患者走失時,其實也有焦急、驚慌、擔心的情緒,情急之下心更慌亂,例如即使遷居黃埔十多年,卻仍記著自己數十年前居於黃大仙,走失時遇上熱心途人幫忙,可能講出自己的舊住址。崔志文又舉例,香港的樓宇設計,同一屋苑每座的外貌相近,曾有個案是患者去了屋苑另一座的同一樓層同一單位,卻開門入屋不果,可見走失的情況,實在千變萬化。

賽馬會耆智園高級訓練顧問崔志文表示,認知障礙症患者若長時間逗留室內,生活環境缺乏光暗變化,容易日夜顛倒,深夜無故出門,或由此而起。(謝慧心攝)

走失前的蘊釀期

賽馬會耆智園總監郭志銳教授解釋,人們認知環境的方法,是看見影像之後,經過大腦分析,先與記憶配對,再透過聯想,知道身在哪兒哪時,最後作出相應的行動。即使在陌生的地方,憑著這個機制便不致迷路──試想我們旅行時找路的方法,便是應用這機制。

「腦退化是漫長過程,出現走失病徵前常見有蘊釀期,如外出買餸,從前只需一小時,現在兩小時才能返家,因為在途上要『摸來摸去』;或到酒樓吃飯,如廁後找不到自己本來坐的那枱。」郭志銳表示,若發現家中長者有此情況,可能要多加留意。

賽馬會耆智園總監郭志銳教授解釋,認路涉及大腦的影像處理、記憶及聯想功能,認知障礙症患者受病情影響,容易失去辨識環境的能力,因而走失。(謝慧心攝)

有關本地腦退化症患者在社區內走失的情況,現時香港只有一個由耆智園於2007年所作的調查可作參考。

他們訪問了421名60歲以上、家有確診或疑似腦退化症患者的家屬,發現超過兩成受訪家屬表示,家中長者曾經走失,其中逾四成更稱,已經走失兩次或以上;若單計確診腦退化症長者,走失率更超過三成。而整體有97%家人,能在一天內尋回走失長者。

 

「若病情屬早期,患者仍有處理問題的能力,通常都可以『摸返屋企』,如問警員、問途人、打電話。但若病情已屆中期,有些患者只能漫無目的、步行至體力不支而暈倒送院,或跌倒後由途人報警送院。」郭志銳稱,即使家屬提心吊膽,仍難以24小時限制患者出行,避免走失;提高社區互相照應與守護的意識,或許更實用。

科技的幫助?

崔志文相信,未來科技產品和新一代的通訊技術,對協助家屬照顧認知障礙症患者的角色,將會愈來愈重要。例如針對走失,追蹤裝置便是老人家的「平安符」。他舉例,有GPS定位功能的智能手錶,對一些退化人士而言是輕巧而不難理解的物件,只要不抗拒佩帶手錶,它可成為一種追蹤裝置。

他指出,台灣近年推出利用近場通訊技術(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簡稱NFC)製造的智能手帶,內存腦退化症患者一些經加密的個人資料,若路人發現佩帶手環的長者疑似走失,只需使用手機的NFC功能,感應其手帶,資料會傳送至協尋中心或警方,以便通知家人。日本亦有一種QR Code貼紙,讓已登記其個人資料的認知障礙症患者貼於指甲上,一旦走失,可憑QR Code辨識其身份,予以協助。但這些裝置如何在個人私隱及標籤患者之間取得平衡,崔志文認為是將來有待探討的議題。

他亦補充,現時許多患者家屬會用傳統方法記認患者身份,如在衣袖、衣服內或手鏈底部,寫上或刻上患者姓名及家屬聯絡電話等基本資料,但許多人未必即時為意這點,令走失老人即使幸運被尋回,也要經過輾轉的過程才聯絡上家屬,他提醒公眾若發現有走失長者,不妨仔細留意其身上有沒有相關記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