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三人的島嶼】鴨洲故事館記載孤島歷史 三百名村民歸家去

撰文:李慧筠
出版:更新:

鴨洲的海面前有個公園,名字裡有月、有玉、有嬌字的女人圍在那兒煎漢堡扒,爐鑊昇起白呼呼的煙。半世紀前移英時,歐洲人喜歡吃的漢堡包、炸魚薯條,是他們作異鄉人開店時要做的小食。
這些少女以前穿著高跟鞋,一條靚裙跟著家人或丈夫離開鴨洲,前往未知的遠方島國,只是為了吃得飽。第一個鴨洲村民移英的日子過去將近逾60年,足足是一段生命的長度,今天漁村少女為人母,為人外婆甚至太婆了,趁著島上故事館開幕日歸家,她們唱起年少時的嘆歌。(鴨洲故事館開幕資訊請看文末)
攝影:葉家豪

居英的鴨洲村民,一直有匯錢回來村公所幫忙維修村落。(葉家豪攝)

(編按:《01社區》於去年10月刊出「剩下三人的島嶼」專題故事,一連六篇敘述香港有人居住而最小的、信奉真耶穌教的漁民島——鴨洲,從千人居住到移英的前世今生,訪問了最老的村長、他的女兒、漁校老師、研習新界發展歷史的樹仁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張少強以及村長陳啟昇。今年4月,鴨洲故事館正式開幕,《01社區》今次上島訪問遠洋歸家的村民。)

延伸閱讀《01社區專題》故事及閱覽更多鴨洲相片:「剩下三人的島嶼」

移英又回港 「唔捨得海裡面啲魚」

鴨洲本來無人,1920年代末,吉澳和塔門水上人在鴨洲停泊漁船,後來真耶穌教會帶領漁民信徒在鴨洲居住,人們逐漸上岸建屋,形成漁村社區。1960年代,鴨洲村民的第二、三代開始到市區工廠工作,從事漁業的村民慢慢減少。加上漁獲減少,一些年輕人透過對岸鎖羅盤村原居民的關係,開始以勞工身分移民到英國紐卡素、愛丁堡等地工作。1970年代,島上有八成人口移英,而1980年代末,島上剩下約100名居民。

漁民的小孩以前逢大時大節,就鬧哄哄地出上水、出沙頭角。(鴨洲村長陳啟昇提供)
+3

住市區的何長友常常坐在鴨洲長窄的碼頭釣魚,他是最遲離開鴨洲去英國的人,大概於2000年左右移英;也是最早回來的人,2012年回流香港後,每星期回到鴨洲舊居過夜、釣魚,他也說不出原因來:「總之是不捨得。」旁邊的廖生指住個海:「唔捨得海裡面啲魚呀!」

廖生走的時候差一個月18歲,「無話捨唔捨得。」何生說:「要搵食嘛,寄錢回來改善家庭生活是自己責任。」鴨洲人自1960年代開始移居英國,到埗後通常在餐館從洗碗碟做起,如果會說英文的就做樓面,好一點的做大廚,慢慢儲到錢可以開外賣店賣些中國麵食。但他們每天被人指指點點,每逢星期五、六,當地人就生事,吃飯不給錢,挑釁他們打架,又言語不通,鴨洲人覺得自己是異鄉人,只能忍或避。

圖解鴨洲(01製圖)

廖生記得以前放工晚晚流淚,外地生活苦悶沉鬱,有段時間鴨洲人賭,賭到沒錢買一張機票也回香港;後來得教會丘璣法執事勉勵,像迷途的羊回到羊圈去,廖生說,他們慢慢脫離賭癮,心裡面念起以前長大那條村,便專心工作、在外地建立教會會堂,寄錢回村公所幫忙修理屋頂、牆壁,「鴨洲人無咩好,同心呢樣嘢好,盡自己少少責任。」

50年後,有兒有孫,廖生說,故事館開幕對他來說是一步一追憶,「孫仔可以睇到阿爺點長大。」

陸上龍舟是他們慶祝節日的表演,不論在香港或英國都會做。

鴨洲女人逢喜慶扒陸上龍舟、做糕板

為了慶祝故事館開幕,原本只剩下三人居住的小島又熱鬧起來——三百個離開了鴨洲的人回家了,大伙兒一起在球場聚餐。

遠洋回來的鴨洲人們在島上忙起來,鴨洲的女人逢喜慶就會跳陸上龍舟,十多年前鴨洲修葺村落時跳、今次故事館開幕也跳,穿著紅唐裝的每個人戴上帽子,拿起彩色船槳作撐船狀,領隊的在前面敲鼓,眾人隨著節奏前後搖曳腳步,口裡嘿咚嘿咚的。

移居英國的她們在異地會跳這舞慶祝,算是解鄉愁。「人愈大,生活是愈安穩,卻沒以前開心,點解呢?」月英說:「細路大咗,個個有自己家庭,你就兩公婆生活。」秀英看著海道:「以前鴨洲人冚唪唥喺度一齊生活。」月英笑:「好開心,玩石頭、爬大樹,唔驚跌死!」

大時大節就搓客家糕板。(李慧筠攝)

跳舞之後,她們走入漁校廚房造「糕板」,麗珍和秀英往麵粉倒入煮熱的糖水,然後跪在地上兩隻手用力搓粉,直至質感均勻;之後把粉團弄成手掌心般大的圓形,放在葉上,送入蒸籠。在英國紐卡素教會聚會,她們弄這弄那,工具有些是從鴨洲帶過去的:「一蒸可以蒸100個糕餅,仲有叉燒包、馬拉糕、客家茶果……」

麗珍、秀英、月英不算是同年代人也不是玩伴,但原來擁有同一段成長經歷、遷徙過去的人們重聚於這小島,很容易可以你一言我一語的一起搓麵粉、扒陸上龍舟。回家的滋味與其說是她手中一顆「糕板」,不如說是一起為這島和村做一件事的時光。

名字裡有月、有玉、有嬌字的女人,回到家鄉唱著嘆歌。

女兒的記憶:嫁人要搖隻船唱幾晚嘆歌

「孫兒啦!吔魚出身大罟去羅 吔魚吳羅海底游河!」
「阿婆啦!花并細鱗大罟去羅 大罟吳羅海底游河!」

停樓在唱,其他鴨洲女人跟著唱,停樓的姊姊魏真說,以前結婚時就唱嘆歌,嘆好多夜,姊妹親戚伴著她逐家逐戶去,先是搖櫓(船)去叔伯的住家船,之後上岸找伯父嘆。嘆歌像是長輩和晚輩的一問一答,阿婆考孫女,邊隻魚打邊隻魚、魚的性格是怎樣的?孫女用心學和記,在小小島上一唱一答,「一首歌裡面有好多魚!」青衣、沙鯭,一些魚頭大身細,魚尾對前有兩個點的是「火點」。嘆歌是阿婆和孫女在水上年華對倒的問答,一代一代把女兒送去另一個漁民夫家作人妻。

嘆歌、漁歌其實就是把想說的話唱出來,漁民自小跟著長輩唱,在漁業社區裡口耳相傳,世代延續。紅事時唱,可以讚男家或鬧媒人;白事時唱可能是歌頌死去漁民的一生,惜其悴逝;有些歌則是漁民唱出天文知識、航海路線。但漁村生活形態沒落,漁歌也未必為後人所知。來珍說:「嘆歌其實很有意思,是老一輩的智慧。」

70歲的嬌姐現在替媽媽照顧老父陳秀冬,又替他清掃村落。

村民當起故事館導賞員

香港有263個島嶼,常說鴨洲是有人居住而最小的島,繞島上一圈不用半小時,這麼小的村,在村民記憶中,在1970年代這島曾住近千人,漁船泊滿海灣,少年在水裡游泳,在球場打籃球。今天常住的人剩下三兩個,像老村長陳秀冬、長女陳長嬌和何安伯伯(見另稿)。鴨洲後代多半在外地出生,鴨洲的記憶會不會隨著人們離去而被遺忘?(【剩下三人的島嶼.一】鴨洲遷徙記 漁民、基督徒、全港最小的島

幾年前,鴨洲人和漁農自然護理署、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獅子會自然教育基金獅子會合作開辦鴨洲故事館,20多個村民上課學習有關鴨洲的歷史、漁民文化和地質知識,這些土生土長的導賞員,可以成為鴨洲把記憶延伸、甚至擴散開去的線頭嗎?那些糕點、嘆歌、打魚、移英故事和泥土,村民繼續訴說,希望更多香港人認識、記得,「曾經有這麼小的村,以前很窮,後來培養了很多人材;曾經有這麼一個獨洲,好舒服、好乾淨,村民很團結的。」來珍說。

延伸閱讀《01社區專題》故事及閱覽更多鴨洲相片:「剩下三人的島嶼」

鴨洲故事館開放資訊

鴨洲故事館在4月8日正式開幕,故事館設置於1953年由魚類統營處成立的漁民子弟學校校舍,介紹香港地質公園的基本資料、本港罕見的紅色角礫岩,以及蜑家文化、鴨洲人生活方式等。

現時要一覽鴨洲,可在沙頭角碼頭乘搭街渡,但乘客須持禁區紙;亦可自行租船或參加本地團前往。今年5月來往馬料水、吉澳和鴨洲的街渡將會試船,並預計在9至10月正式運作。

地址:香港新界鴨洲73號
開放時間:逢星期日及公眾假期(農曆年初一至初三除外)、上午10時至下午4時
查詢:apchau_storyroom@yahoo.com

新開幕的故事館將會延續鴨洲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