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房佬聚集記】中佬入社運 設流動車房區區漂

撰文:洪藹婷 李慧筠 袁智仁 柯詠敏
出版:更新:

車房佬,給人感覺粗聲粗氣,整天埋在車底下不見天日。李瑞強(強哥)入行40年,本與其他車房佬一樣,終日與汽車為伍。自十年前在深水埗的車房因重建而逼遷,與街坊共同參與過抗爭後,強哥決定在工作以外的時間放下鎚仔、走上街頭。由聲援衙前圍村、菜園村,到協助觀塘及土瓜灣的街坊面對重建問題,強哥與強嫂總是不遺餘力。
攝影:李澤彤

「哪個地方需要我,我和太太一定義不容辭。」
強哥
強哥的車房因深水埗重建而被迫遷走,及後他駕駛身後的流動車四處遊走,彈性的工作時間讓他有更多機會參與社會運動。

請林鄭月娥來車房吃頓飯

這天來到強哥位於石硤尾的車房,眼見舖位只得幾十呎,牆上掛着一整排工具,店裏堆滿工具與雜物,連坐的位置都沒有。染有一頭紫色頭髮的強哥坐在車房門前,點起香煙,語氣凝重地說:「這裏的鄰里關係不太好。」在這裏開業3年,強哥說樹大招風,生意太好會招人口實,甚至遭人冷言冷語。鄰里關係疏離,令強哥不時會懷念以前在深水埗與街坊共同進退的日子:「那時候面對重建,我們一定要團結才可以熬得過。」

深水埗市區重建計劃於2004年展開,政府計劃收回興華街、青山道及元州街一帶的土地,改建為高層住宅。包括強哥的車房在內,當時還有20戶街坊留守。協助受影響居民的義工為了方便街坊參與會議,便借用強哥的車房作開會地點。每星期義工在車房跟進住戶賠償細節、討論抗爭方法,甚至連續24晚設飯局邀請當時的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前來對話。這個500多呎的車房,日間車來車往,晚上則變成深水埗街坊對抗霸權的重要基地。

車房是前舖後居,每當舉行會議,強哥和強嫂都會在場提供湯水或糖水。久而久之,他對整項重建計劃及個別住戶的個案都甚為熟悉。「那時與街坊同坐一條船,有時他們來到車房吹水,我都會提供意見。」強哥車房是議事重地,亦是街坊聯誼的地點。每逢節日或舉辦慶祝活動,都會在車房BBQ、打邊爐或辦大食會。

強哥說洗車所用的時間較多,但這是開拓新客源的最佳方法。

車房也流動 漂泊撐抗爭

經歷5年抗爭,深水埗的重建工程終要展開。強哥遷離後,卻未能物色合適舖位,他便駕駛小型客貨車作流動車房,專接熟客生意。除上門維修,他有時會停泊在舊街坊的新舖附近。

當時他與舊街坊各散東西,新舖位還未有着落,強哥的生活看似漂泊無根。不過,這5年的彈性工作時間竟讓他找到工作以外的目標。強哥夫妻倆經歷過深水埗重建後,積極參與支援社會運動。如在反高鐵運動派粥、於菜園村擔當巡守、與面對舊區重建的居民分享經驗。提到不同社會運動,強哥會滑動Facebook,展示相片。「最深刻是2009年反高鐵運動,我們在立法會門外售賣『普選砵仔糕』、『夠薑茶』。當時被人投訴售賣食物,其實我們是用時分券作代幣。」強哥氣憤說。

強哥於1977年入行,由車房學徒做起,不到數年已經自立門戶,多年來擁有一班相熟客人。近年強哥結識一班志同道合的社運朋友,更成為當中的「汽車專家」。由普通的汽車維修學徒到現在活躍於抗爭圈子,強哥直言一切都是預料之外。「最想像不到的是,原來會有一班人為街坊無私付出,他們沒有收取一分一毫來幫助我們。所以現在我希望以過來人的身分,幫助正面對重建的居民。」

強哥後來於石硤尾找到合適舖位,但面積大幅減少之餘,與街坊的關係亦較疏離。

訪問途中,強哥大部分時間都不苟言笑,提到政府荒謬行徑時,更會扯高聲調大罵。當筆者問及一對子女的時候,強哥終於展露歡欣的笑容。他向我遞上女兒的畢業照說:「去年佔中,女兒和朋友都有到場拍片,兒子亦有目睹警察投擲催淚彈的一刻。」

自從車房正式於石硤尾「落腳」,強哥的流動車房已甚少出動。現時興華街一帶也已成工地,這天與強哥來到當年車房位置,他點起香煙站在圍板前細說舊事。重遊舊地勾起傷感回憶嗎?強哥遲疑了一刻說:「不會。我在當中得到的其實更多。」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