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流開舖|大埔首間裸買店 外籍老師街坊場開舖:冀打破社交隔膜

撰文:黃文軒
出版:更新:

踏進大埔翠屏商場,一間間跌打醫館、補習社、印刷店及書店映入眼簾。格局如此陳舊的商場裏,有一間零包裝小店在商場一隅新開幕,店內出售的大部分均是本地商品,由本業是老師的兩名店主打理。疫情下人人保持社交距離,她們卻反其道而行逆流開業,只為宣揚裸買,亦想把人的距離拉近一點。店主Ella笑說:「在社交距離下,也令我們反思,我們需要與人連結、需要互相支持才能保持理智!」

店主Ella(右)及Margot同是大埔街坊,她們以前同住大埔林村,因為疫情下結緣,兩人一同開辦零包裝店。(黃文軒攝)

這間零包裝商店The Bulk Shop與一般無包裝商店無異,客人要前來購物,必先帶備自己的容器,而貨品價錢將按重量計算。小店不足100呎,店內卻擺滿了逾百樣貨品,當中不少是本地品牌,如來自天水圍的手工肥皂、西貢的香燭、亦有本地品牌的烘焙咖啡豆。

停課成開店動力

近年來,香港陸續出現不少零包裝商店,分別座落於西貢或港島區。店主Ella及Margot同是大埔街坊,每次兩人打算到零包裝店購物,都要駕車到別區。於是她們開始想,為何不在區內自己開設一間?而落實開店念頭的導火線,竟是拜疫情所賜,「我們兩個都是老師,疫情下學生不用上學,我們多了時間構思營運店舖。」Ella笑說。

校園見證環保變空談

在開店前,兩人在校園經常與學生談到環境污染,可是眼見校園只集上書本知識,師生在日常生活中甚少做垃圾分類,她們更有感本地對環保的教育只是流於空談。「全球及香港都正在面對垃圾問題。香港的外賣文化也是一個問題。」Margot說,每天她回到公司,看見許多同事都會叫外賣,當中就已製造了數百年無法分解的塑膠。她說:「這不該只是一個書本上的課題」。

我們不想人們覺得無包裝生活是困難或昂貴的。裸買不只是一個潮流,而是一個行動,我們想把它變成常態(normalize)。
Margot
訪問這天,有不少客人自備容器前來購物。(黃文軒攝)

身體力行實踐減廢

塑膠污染問題日趨嚴重,她們決定身體力行,親自開店推廣零包裝購物,店舖於6月開業,作為區內第一間零包裝商店,她們選擇落戶翠屏商場——區內一個平民商場,一來是因為租金較相宜,二來是這裡夠「貼地」。Margot說:「我們不想人們覺得無包裝生活是困難或昂貴的。裸買不只是一個潮流,而是一個行動,我們想把它變成常態(normalize),因為還有很多人覺得這件事很特別,但它不是只為了有錢的人而設,如果有人願意走出一小步,便會有成千上萬的人動員去做。」

Margot來自紐西蘭,她說,即使紐西蘭是一個看似環保的國家,但仍然存在不少垃圾污染問題。(黃文軒攝)
每個人都因為病毒而買外賣,但可不可以帶自己的容器叫外賣?我們能不能為環境做多一步?
Ella

可是現實中的情況似乎變得更糟。政府從本月29日起禁止全港食肆堂食7日,不少食肆紛紛推出外賣折扣自救。一次性即棄用品隨着外賣增加,本月國際組織國際固體廢物協會(ISWA) 指,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塑膠使用量增加,如情況持續,2040年海洋中垃圾總量將累計達6億噸,相等於300萬隻藍鯨重量。疫情下人人買外賣,Ella對對外賣數量感到震驚,「每個人都因為病毒而買外賣,但可不可以帶自己的容器叫外賣?我們能不能為環境做多一步?」

這間零包裝商店The Bulk Shop與一般無包裝商店無異,客人要前來購物,必先帶備自己的容器,如沒有容器,商店亦有玻璃樽可借用。(黃文軒攝)

如此珍惜地球環境,並不是她們與生俱來的習慣。Ella為了下一代,在4年前改變自己的消費模式。「我現在有三個小孩,我想為他們立下一個榜樣,在購物前,我會問他們是否真的必要?」而Margot來自紐西蘭,她曾一度為即棄的密實袋瘋狂,「我很愛Ikea的密實袋,它們很好看,有不同款式,每次看到我都一定會買。」直至一天,有朋友給她一個蜂蠟保鮮袋,然後她在想,既然密實袋有取代品,其他即棄的包裝產品有沒有另外的替代?

Margot坦言,自己從來未想過在寸金尺土的香港開店,一旁的Ella笑着點頭同意。(黃文軒攝)

Margot坦言,自己從來未想過在寸金尺土的香港開店,一旁的Ella笑着點頭同意,「我們也沒有想過會在疫情期間做這件事,但現在不做,那什麼時候做呢?在香港裸買,可能是一個很新的概念,有人亦會不太明白為什麼要自己帶備容器。但我們用時間講解,之後看到他們會帶容器回來購物,我們感到很驕傲。這是一個學習過程,我相信有一天大家都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