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有屯公的屯門 開荒牛街坊將經歷搬上劇場:朋友入嚟好似去旅行

撰文:曾鳳婷
出版:更新:

最能引起屯門人共鳴的,莫過於屯門公路塞車之旅。屯門人常笑言,每天用於交通的時間已足夠飛一轉台灣。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八十年代的屯門猶如荒島,在地鐵、輕鐵,甚至屯門公路均未落成的時代,屯門居民只能依靠一條青山公路進出市區。雖然當時屯門交通不便,區內卻充滿機遇。不少老一輩街坊當年看準屯門的發展潛能,毅然由市區遷入,成為區內第一代的「開荒牛」。
每一名老街坊背後都有一個故事,年過七十的李健新經歷洋服行業末落,為養家遷入屯門;曾為工廠車衣女工的杜淑群則因一家居於板間房,與多名陌生人同住及共用廚廁,為改善家人居住環境,選擇遷入屯門。搬入屯門的原因人人各異,但他們同樣是屯門的開拓者,多年來默默耕耘促成現時繁華的新市鎮。近日他們透過口述歷史戲劇,把親身經歷搬到劇場上,希望令觀眾對屯門有更深認識。

今年76歲的李健新是第一代屯門街坊,他於1976年遷入屯門。作為洋服師傅的李健新當時擁有穩定收入,好景時更做不停手,「嗰時日日除咗食飯,就係車衣,會成日整整下攰到瞓着咗,醒咗就繼續做」。他提到,南北越戰爭時,外國海軍母艦於1969年至1970年長期停泊在灣仔,軍人一般較為豪爽,願意花錢購買各樣商品,因而帶起洋服行業最輝煌時光。

今年76歲的李健新是第一代屯門街坊,他於1976年遷入屯門。作為洋服師傅的李健新當時擁有穩定收入,好景時更做不停手。(曾鳳婷攝)
喺屯門唔會冇工做,肯做捱就得,只係人工低啲。
第一代屯門街坊李健新

但隨着海軍離去,工廠亦陸續北移,洋服行業因而末落。依賴洋服手藝維生的李健新頓時失去工作,作為家中經濟支柱的他為另覓出路,決定帶着一家遷入屯門。李健新憶述,當時屯門什麼也沒有,正因如此,他便轉行加入工程界,參與屯門種種基礎建設,「喺屯門唔會冇工做,肯做捱就得,只係人工低啲」。

隨着海軍離去,工廠亦陸續北移,洋服行業因而末落。依賴洋服手藝維生的李健新(左)頓時失去工作,作為家中經濟支柱的他為另覓出路,決定帶着一家遷入屯門,他亦轉行加入工程界,參與屯門種種基礎建設。(受訪者提供圖片)

第一代屯門人由零開始建設家園

李健新一家初到屯門便到井頭下村居住,「當時嗰度乜都冇,冇水、冇電、冇化糞池,乜都自己嚟,自己砌」。以往李健新一家居無定所,為了給予家人一個屬於自己的安樂窩,他便咬實牙關由零開始建成居所,他在退休前也曾參與不少屯門基建工程,如屯門最老屋邨大興邨、西鐵綫、水利設施及青山公路擴展段等的興建工程。

三聖麒麟石背後「有段故」

多項建設中,令他最難忘的是,當年頻頻發生意外的青山公路三聖墟至屯興路段的擴闊工程。李健新指,當時為了擴闊公路,工人遂在三聖段進行爆破工程,惟工程未展開便陸續有怪事發生,「有個港英官員喺開會嗰陣申請炸走塊麒麟石,點知當晚佢個仔就意外離開人世」。事件發生後,人們均覺得是在麒麟石影響下,令該名官員兒子死於非命。

關於屯門三聖麒麟石背後「有段古」,與居民寄放靈魂的傳統有關。(網上圖片)

為了進行擴闊工程,當時工人仍是需要把麒麟石頭移除,惟他們進行打石工程時,有人形容見到有紅色液體流下。怪事頻頻發生下,最終無人敢再把麒麟石移走。相關工程更特意繞過它,令石頭現今仍然安在原地。李健新解釋,三聖曾是一個漁村,居民大多從事漁業。他們在出海時,為求保平安歸回,會把自己的靈魂寄放在麒麟石內,希望藉此把人們平安地帶回來。李健新相信,由於該麒麟石已被寄放靈魂及有保護的作用,故不容許有人把其移動。

三聖曾是一個漁村,居民大多從事漁業。他們在出海時為求保平安歸回,會把自己的靈魂寄放在麒麟石內,希望藉此把人們平安地帶回來。健新相信,由於該麒麟石已被寄放靈魂及有保護的作用,故不容許有人把其移動。(受訪者提供圖片)

另一位屯門老街坊杜淑群則在1983年遷入屯門,成為第一批入伙山景邨的居民。「當時山景得三座,而我就住喺第一座」。淑群在結婚前曾是全職車衣女工,同樣經歷過紡織行業的風光時代,淑群賺得盆滿缽滿,更笑言當年的自己是富婆。當年淑群車皮褸賺得月薪800元至1,000元不等,但當時的白領月入僅三百多元。在一旁的李健新亦搭話指:「真係好多,你諗下當時8毫子就買到一份乾炒牛河」。淑群續指,「當時幫啲海軍改褲腳每條都有1美金。可惜嗰時後生唔識諗,唔係慳啲都可以買到層樓」。

之前同啲朋友耐唔耐都會見吓,搬入屯門之後就好耐都冇。當時佢哋(朋友)入屯門好似去咗一場旅行。
第一代屯門街坊杜淑群
淑群在結婚前曾是全職車衣女工,同樣經歷過紡織行業的風光時代,淑群賺得盆滿缽滿,更笑言當年的自己是富婆。當年淑群車皮褸賺得月薪800元至1,000元不等,但當時的白領月入僅三百多元。在一旁的李健新亦搭話指:「真係好多,你諗下當時8毫子就買到一份乾炒牛河」。(曾鳳婷攝)

八十年代遷進屯門猶如與世隔絕

好景不常,隨紡織行業衰落及因結婚把重心轉向家庭,淑群漸漸淡出車衣工作。遷入屯門前,淑群居於九龍的板間房,需要和其他住客共用廚廁,「當時住嘅環境唔係咁好,想博一博抽吓公屋,因為屯門當時仲好偏遠,會易中啲」。淑群真的如願抽中公屋,並遷入屯門。雖然居住環境得以改善,但屯門交通不便,變相把他們被困在區內,「之前同啲朋友耐唔耐都會見吓,搬入屯門之後就好耐都冇。當時佢哋(朋友)入屯門好似去咗一場旅行」。

除了社交受影響外,當時邨內菜檔及肉檔各只有一家,其他民生用品商店欠奉。淑群指,當時經常需要到區內其他地方購物,由於當年輕鐵尚未建成(輕鐵於1988年後才陸續開通),淑群須化身為步兵,途經大大小小正在建設的地盤及爛地,繞道前往新墟購買生活用品,手持一袋二袋走過這些地方亦成為她的日常,「如果儲齊幾個街坊嘅,都會夾份坐的士返去」。淑群曾在屯門市廣場內任職內衣店員,又試過經營花店,但在千禧年代生意逐漸走下坡,最終被迫轉行。

杜淑群和李健新兩位年逾七旬的首批屯門街坊近月參加由中英劇團主辦,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賽馬會『獅子山傳耆』口述歷史戲劇計劃」,透過劇團提供訓練,親身站上台上訴說自己當年的故事。健新和淑群希望透過這個平台,以第一身角度去介紹昔日屯門面貌。

長者學習表演技巧 改善記憶及反應

中英劇團駐團戲劇導師師蕭俊傑指,第一代的屯門老街坊都已上了年紀,他希望透過長者親述當區的歷史,以戲劇形式把一段歷史留下,亦希望從口述歷史戲劇中引發社區共鳴,擴闊大眾對各區昔日實況的認知。他形容在練習過程中,不少長者意外發現原來自己能夠掌握表演技巧,也有助改善他們的記憶及反應。

中英劇團駐團戲劇導師師蕭俊傑(右)指,第一代的屯門老街坊都已上了年紀,他希望透過長者親述當區的歷史,以戲劇形式把一段歷史留下,亦希望從口述歷史戲劇中引發社區共鳴,擴闊大眾對各區昔日實況的認知。中英劇團教育及外展經理江倩瑩(左)則指,現時計劃預計在九區進行,屯門是其中一站。(曾鳳婷攝)

中英劇團教育及外展經理江倩瑩則指,現時計劃預計在九區進行,屯門是其中一站。雖然計劃一度受疫情影響戲劇練習步伐,又難以預約到適合的演出場地,面對重重困難仍能順利進行,上月在灣仔藝術中心壽臣劇院已成功進行兩場公演。江倩瑩希望未來把相關計劃擴展至18區,除口述歷史戲劇形式外,亦希望以不同方式如舊物展覽等把有價值的歷史及故事留下。

了解更多:https://oralhistorytheatre.hk/program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