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化】客家、圍頭山歌大不同 原來以前都有咸濕歌?!

撰文:郭雅揚
出版:更新:

粉嶺龍躍頭圍村八旬婆婆們合製的山歌大碟,回憶了上世紀堅毅女人的家嫂生活,也為香港最後一代哭嫁女留下憑證。「哭嫁歌」早在2014年被納入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記錄了客家村落哭嫁傳統,但至今還懂得唱的,學者相信碩果僅存的唯有龍躍頭婆婆。
攝影:龔嘉盛

山歌歌聚時,社工陳國明(中間藍衣者)拿出舊物,以喚回婆婆記憶。圖為米斗,裝滿即是我們常說的一斗米。

香港哭嫁傳統可追溯至明朝,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漸趨沒落。明朝文獻《廣東通志》記載,農家人嫁女,村內婦女會聚起來唱歌道別,以哭嫁歌訴說出嫁前的離愁別緒,特色是「詞不必雅,然情必極至」。研究相關傳統的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副講師葉德平指,哭嫁歌最重要唱得夠大聲、夠淒厲,以表達對父母兄長的不捨之情,不然女家會被取笑不懂教女,女兒不夠孝順。

《香港西貢及其鄰近地區歌謠》一書記錄了西貢客家村落的哭嫁傳統,幾乎是全港唯一較完整的哭嫁歌研究紀錄,詳細記錄哭嫁過程,每個步驟都有相關的哭嫁歌:先唱喊天喊地的「開口歌」,然後開始唱歌長達一個多小時哭辭長輩;待嫁新娘與年紀相若的姊妹圍坐在祠堂哭嘆「坐枱歌」;到了婚禮前一晚或當日早上,新娘「上頭」又再唱歌;上頭後再一次哭辭長輩;到了準備上橋又有「出閣歌」,是少女對舊式封建婚姻抗拒和憤怒的最後掙扎;花橋走到半途,新娘就會扔掉擦眼淚的手帕,唱出最後一首「棄巾歌」,接受命運去當媳婦,整個哭嫁過程亦隨之結束。

由女性長輩傳授「哭嫁歌」

葉德平指,哭嫁歌是一種口傳文學,沒有文字記載,較容易失傳和出現多個版本。哭嫁歌通常由村內婦女長輩傳授少女,有些村落更會請先生(老師)來教,讓待嫁少女上俗稱「卜卜齋」的私塾學唱,不識字的農村婦女要學懂全套歌,委實不易。現今結婚是喜慶日子,大概已沒有人要哭着嫁,誠如婆婆創作的歌詞:「家下啲人結婚/好好笑/好恨嫁/吟吟笑」;不比她們:「舊時啲人結婚/喊幾日幾夜/唔想嫁」。

婆婆喜歡看通勝,也懂得讀幾個字。

兩種山歌風格:客家直接 圍頭委婉

罐錄山歌大碟的24位婆婆們包括了客家人與圍頭人,24首歌的內容除了婆婆們的哭嫁經歷,還有生活所感,但圍頭婆婆和客家婆婆各有各歌謠特色。圍頭人較含蓄,歌曲詠物抒情,常以農作物、花鳥、自然景物比喻自身;客家歌則直接抒情,他們喜歡以歌會友,常有男女對唱的山歌,用以「撩女仔」,大碟內就有〈撩阿妹〉,歌詞大膽直接,婆婆們說是「咸濕歌」:

(男)日頭一出半早遲/阿哥肚餓我撩你/阿妹胸前兩座米/借畀阿哥解肚餓
(女)哎呀阿哥唔係米/阿奶生來我一對奶/神仙註定養孩兒

這些咸濕歌現成了婆婆在信箱下相聚時,講咸濕笑話的即興表演,再沒有哭泣。「講真話,做女仔時和現在晚年最自在喇,捱過咗中間嫁人後那段時間就好。」一直寡言的劉婆婆對我說,彷彿人生是一個循環。

「傳統圍頭.客家歌謠與昔日鄉村生活誌」詳情及山歌下載:
http://cd.caritas.org.hk/05report.htm

雖然出了大碟,用慣了卡式錄音帶的婆婆卻不懂聽CD,要社工替她們傳輸到智能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