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站不是垃圾站!元朗街坊親手改造 變社區資源回收中心

撰文:呂嘉麗
出版:更新:

市民於2019年起,將需要為垃圾繳費,但香港人的減廢意識會否因此提升呢?每經過垃圾站,人們總是掩鼻而過,步履份外小心,生怕會踩到污水穢物。元朗就有一個街坊自發的「垃圾站」,街坊經過不但沒「雞飛狗走」,還佇足停留,從「垃圾堆」中揀走物資。甲之砒霜,乙之熊掌,如果一方沒用的物資,另一方有用,便不再是垃圾,亦可減廢。可惜大量物資未有機會重生,就被丟進堆填區。民間大膽提出:將每區的食環垃圾站,改造成資源回收中心,可以嗎?

「不是垃圾站」吸引大量市民揀選二手物品。(不是垃圾站Facebook)

垃圾其實不是垃圾? 二手交換、資源回收的可能

環保署於2013年推行「綠在區區」先導計劃,委聘非牟利團體營辦,推廣環保教育及協助社區回收物料,但曾被批評選址偏遠及回收量少。例如「綠在沙田」一年回收物約300公噸,但據環保署資料,香港人平均每日棄置6464公噸家居廢物,平均每區每日已棄置359公噸廢物,亦即「綠在區區」一年回收量,不及一區一日棄置的家居廢物量。「綠在區區」2014年擴展計劃至全港18區,預算總工程開支達4億元,而已落實的四個「綠在區區」營運一年半已花1200萬費。

有市民不滿政府處理廢物方式,自發搞低成本資源回收站,兩個月來每逢星期六下午,在元朗鳳悠北街休憩處旁的空地收集市民物資回收。

這個行動名為「不是垃圾站」,突出「垃圾」模糊又相對的定義:若一方棄置的物資,對另一方有用,還算垃圾嗎?背後搞手是由2012年創立的民間二手物品分享平台「Oh Yes It’s Free」連結起來的市民,以及立法會議員朱凱廸。團體提出其實垃圾站可以是資源回收站。

「垃圾」分類後,街坊會送到回收商,便化成可再用的「資料」,而非垃圾。(不是垃圾站Facebook)

「不是垃圾站」現場除了收集物資,搞環保工作坊,亦任由街坊取二手物回家。義工亦會將垃圾分類,如分金屬、玻璃、紙材、電子廢物、「真垃圾」,當中膠類又分發泡膠、雜膠等。垃圾分類後,街坊會將可回收的物品運到回收商地點,運費由立法會議員朱凱廸支付。未送出的物資,側儲在「迷你倉」,下星期再拿出來;有時物資太多,街坊甚至要帶回家、亦試過放在車尾箱,翌日再拿到元朗另一地方搞「快閃」活動,送出物資。之於不能回收的「真垃圾」,就需要拿去堆填區。他們試過兩小時間,收到120公斤可以回收的物資,當中只有6公斤是不能回收的「真垃圾」。

「垃圾」也有人爭 街坊作調解員  

活動發起人之一Maria指,香港生活富庶,很多丟出來的物資都是全新的,例如她現在隨身攜帶的行程簿,便是從活動間發掘到的「寶藏」。日清則每天帶備舊玻璃樽作水瓶之用,沒有特意買一個新水瓶。

Maria(左)拿着從「不是垃圾站」收到的日記本;而日清(右)就以玻璃樽作水樽循環再用。

雖然丟出來東西的對棄置者來說是「廢物」,但對很多街坊卻是「寶」。活動每次舉辦兩小時,但都可吸引數百人參與,更試過發生矛盾和衝突。Maria說,有外傭一次過帶走數以十件東西,曾引發本地人不滿又向他們投訴:「她們拿太多了吧!」義工們向外傭了解過,才知道:「原來她心裏也已想好,這件給朋友,那件給親威。那可能是關乎她整個家族的需要!」街坊就如中間人或調和者,了解過後,跟街坊解釋,有時甚至會作資源分配:「不如你要一件,她要一件,好嗎?」

現場亦設有工作坊,街坊分享以果皮製作環保酵素清潔劑的經驗。(不是垃圾站Facebook)

發起人:垃圾站為何不可以改造?

計劃發起人之一日青說,「不是垃圾站」的發起目的之一是展現垃圾站的不同可能性。她質疑與其大花金錢搞新的垃圾站,為何不好好改裝現有的食環垃圾站,例如將垃圾站增建:「垃圾站不一定只有一層。警局那麼多年來,都有單層增至十多廿層,為何垃圾站反而沒增建過?」

計劃的發起人之一朱凱廸指,其實很多最有創意、最厲害的改變,都未必在立法會發生,而是在小鎮、小村落:「現時很多政黨視社區為地區『樁腳』之用,區議員就是負責做量血壓類的『厭惡性工作』,但其實社區可以蘊釀很多有意思的行動。」他寄望各區都有街坊自發做類似的資料回收站,只要有一群穩定的「民主鬥士」,每星期在同樣地點出現、在街道找對位置(例如避免康文署或有保安的地段),區區也可以有各自特色的民間資源回收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