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迷研究十年 嘆設計愈來愈冇特色:發展商唔會理你喜好

撰文:柯詠敏
出版:更新:

由最初在Facebook聯絡,到面訪結束,追影族始終不願意透露他的名字。「我的身份比較尷尬,不想將來做商場研究時有甚麼阻礙。」
70後的追影族並非學者,而是一個「商場迷」。他畢業後於多個商場擔任物業管理。然而,他沒有「做果行厭果行」——在2007年,他開設網誌,紀錄各區商場的建築風格、設施,甚至分析廁所的二三事。
十年來走遍多個商場,無論房屋署還是領展,追影族認為他們與私人發展商一樣,也要「捽靚盤數」。「香港商場強調消費,業主都係著眼於消費。Social benefit(社會福利)呢啲量度唔到嘅,係唔會考慮。」

商場除了消費,還有別的想像嗎? (羅君豪攝)

延伸閱讀:【Short評.下】逛香港商場要識五行八卦 設計心思還是失誤? 

新城市廣場、新都城中心拆掉特色水景 慳維修費?  

在追影族的網誌上找不到一張個人照,他應約出來訪問,終於揭開「追影先生」的神秘面紗。原來這十年來躲在電腦後品評商場的,是個架著眼鏡,身材高挑、談吐溫文的男士。

回想起十多年前逛過的商場,追影族印象最深刻的是將軍澳新都城中心。「提起音樂噴泉或室內水景,很多人會想起沙田新城市廣場,但小時候經常在新都城的水池旁玩。」然而,設於新都城中心二期的園林水景,於2014年因翻新而拆掉。原來的錦鯉池、木橋以及石椅,一概變成純白色的地板。「發展商不會理你喜好,他只是看數字——拆除水景,就可慳好多維修費,但未必是當區居民想要的東西。」

追影族說香港的特色商場買少見少,反觀內地的商場,追影族認為深圳發展商在主題上較花心思。「華僑北有個愛情主題的商場,於深南大道附近的樓梯,全都是心型的裝飾,另外椅子好像一個個紅唇,我覺得這些挺有特色,」

商場管理者僅著眼於消費,居民的需要又可向誰訴說? (羅君豪攝)

「障礙」都市:厚德商場盲人引路徑不到廁所門口

商場設計美醜與否,口味因人而異;但設施則能從客觀條件來評論。追影族曾兩度發表關於商場廁所的網誌。他覺得在商場管理者的眼中,廁所屬「唔見得光」的設施,設計不人性化。「不少商場的廁所遠離主通道,要推幾道門先入到。好似將軍澳某商場,甚至將廁所放在貨運通道旁邊,無論衛生與通風情況都較差。」他補充,觀塘APM以及圓方均把洗手間設在走廊中間,並在門外放有椅子,這些設施均能方便使用者。

除了洗手間位置,追影族亦不太滿意商場的無障礙設施。他直言:「有些盲人引路徑,我都唔知佢設計嚟做乜?好似(將軍澳)厚德商場,條引路徑係唔到門口,咁想帶佢地去邊?」追影族認為,商場業主應該從用家的角度出發,與相關的團體商量他們的需要。「我相信佢哋(視障人士)入商場唔止去廁所同搭𨋢,應該有啲舖頭係佢哋想去,但係點樣幫到佢哋呢?」

近來追影族利用面積作分類,製作了一個商場地圖。他說因搜集資料的過程需時,將來會逐步提供更多資料。

追影族聽過有高層說,商場沒有椅子,就是不希望公公婆婆影響形象。(梁鵬威攝)

【專頁:經典死場】荃灣海濱廣場滅亡之路 由全港第一到陰氣重重

商場不人性化   房署、領展只為盤數?

追影族從小喜歡建築。他在大學畢業後,先後於私人發展商、房屋署及領展轄下的商場任職物業管理。能夠「寓工作於興趣」,應該很高興吧?追影族苦笑著說:「其實不開心。因為物管(物業管理的簡稱)要盡量配合業主的要求;但好多時佢地淨係會理租務,其他好多都唔理。」

他坦言,領展(當時稱領匯)於2005年上市後,急於翻新商場,物管則收到指令要「讓路」給維修公司。他以2007年厚德街市發生的三級火為例,當時因翻新工程而關掉自動灑水系統,導致大火長燒14個鐘。「領展那時急於求勝,希望盡快交盤數出嚟,但好多時有些做法是十分不妥。好似七點後理應是不能做有噪音的工程,上面要照俾佢哋開工;但有人投訴我又唔可以阻止佢,咁我可以點做?」他語帶氣憤地說。

自領展上場後,有建議指政府應回購領展,控制加租幅度。追影族對此不以為然,他認為現時房委會同樣只希望「捽靚盤數」。「好似安達商場,舖位是競投得來的;當中『安達爐具』就以「天價」每呎947元投得,但經營約三個月便結業。」根據房委會的資料顯示,安達商場的平均呎租約$45至$190,僅「安達爐具」的租金「拋離大市」。追影族嘆道:「我估計佢哋以天價搶舖,係希望賺快錢跟住走人。究竟業主有沒有想過佢哋嘅背景,定係純粹為租金?」

商場人來人往,居民彷彿只視這裡為通道。(羅君豪攝)

為形象  商場愈來愈少凳坐  

追影族近年全職投入商場研究,他發現愈來愈多商場舉辦市集、引入科技作宣傳推廣,甚至提倡綠化、節能。即使商場的配套及活動愈漸多元,但他覺得管理者一直忽視商場的社區角色。

追影族不時到深圳「考察」,比較兩地商場的特點。除了深圳商場面積較大、主題突出,他還發現當地的商場注重社區及鄰里關係。他說部分商場會有社區畫廊、劇場給街坊參與;反之香港的商場,甚少從社區角度出發。「即使房署商場,都是宣傳社會資訊,好似『愛牙日』這些由上而下的活動,但很少會舉辦一些有社區參與的活動。」他解釋這與部門的制度不無關係,因商場及屋邨屬不同部門管理,而且定期會調動職位,所以未必會由熟悉商場管理的人任職。

追影族曾聽過一名任職私人發展商的高層人員說,商場沒有椅子,就是不希望公公婆婆影響商場形象。「在社會角度上,(椅子)是重要;但商場租務眼中,就毫不重要,但椅子是一個social place(社交地方)來的。」他冷靜地分析著。

無論私人發展商、領展及政府,商場管理仿似只是「一盤數」。追影族平靜地說:「現在好多時用KPI (意即數據化評核指標)來量度,租金、營業額比較容易呈現。在追求回報的過程中,所謂social cost、social benefit係睇唔到、量度唔到,自然唔會考慮。」

追影族說,他改這個名字是覺得自己正追求一些虛無飄渺的東西;天真的我們理想中的商場,又是否只是一個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