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漂圍城】大圍名城頻爆中港矛盾 本地業主:像個淪陷的香港

撰文:陳芷慧
出版:更新:

大圍有一個「紫禁城」叫名城。建城初期,發展商以「香港的中心」作招徠,更設「投資移民專櫃」接待內地客,開售初期料有兩成內地買家。有人形容名城是淪陷的香港,內地人則形容:「好像住在內地一樣,很親切,不孤獨。」這個建於半空的皇宮,好像是中港兩地人如何共冶一爐的試點。
攝影:陳芷慧

名城。(林振東攝)

 內地生喜歡名城像內地「小區」

「港漂家租務」地產的客戶中,有四成港漂生選址居於大圍,因為大圍鄰近浸大、中大、城大、理大幾間大學,而大圍中,內地生特別喜歡名城。

朱淅洞和胡雪雯,一個來自温洲,一個來自湖北,二人分別於去年來港當研究生,居於港漂家位於名城的「港漂宿舍」。他們想像中的香港都是大城市的繁華,但沒想過原來房子跟房子之間那麼擁擠,遠望過去不是一馬平川,卻永遠是樓。唯獨名城,有一點像內地。胡雪雯:「我喜歡名城這個小區。」第一次參觀名城她就很喜歡。除了因為感覺安全、乾淨,更重要是與她內地生活環境很相近,「在湖北我也是住在小區裏面,跟名城很相似。」內地人口中的小區,跟香港人對社區概念不同。現在內地人大部份的區分以屋苑劃分。「小區,就是一大遍房子的意思,門口會有保安人員。」

名城守衛深嚴人所共知。單是大堂,玻璃門站着一或兩個保安,櫃枱坐着一個、電梯口站及升降機前又各有一名保安,雪雯:「感覺是很安全。」但是居於港漂宿舍的內地生,不是每位的八達通都已認證成為住戶證,「有時候刷了一對門,又再刷一遍,門後有門,特別麻煩。有時候沒特別事情,我寧願不出門。」雪雯說。

淅洞(左)與雪雯(右)說名城內很多內地人,甚至聽到各種中國方言,讓他們感到很親切,不孤單。

【港漂圍城】內地生租屋點解要查業主遺囑? 港漂地產:這是一盤吃力的生意

內地生選屋重風水

他們回想來港前查看網上教授港漂選屋的文章,劏房居屋公屋豪宅唐樓舊樓村屋,香港房源之多弄得他們一頭煙,淅洞:「我除了考慮交通方便,其次還看風水。」鐵路上的房子的風水好與否,他們不懂。而所謂的風水,就只是怕凶宅。「也看過一些老房子,就有點機會是凶宅。」名城的「安全」,還包括這一點。胡雪雯曾考慮居於粉嶺,「一些港漂同學提醒我,粉嶺靠近墳場。」也許名城的城牆建得太高了,屏風樓背後看不到城外的世界,港漂生不知道就在「城」的對面,有一個寶福紀念館。

名城內聽到中國各種方言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名城讓他們有回家的感覺,保安的國語又特別好。「有一次看到兩個保安也是用國語來談話。」雪雯說。淅洞:「其實這裏蠻多大陸人。我剛才下來的時候也聽到很多說國語的人。」說國語的還不算驚奇,雪雯在會所游泳池,從水底上來,聽到中國各地的語言,「我聽到東北話,也聽到自己家鄉的方言。」淅洞大力地點頭,續道:「其實本來温洲人就不多,我在這裏聽到有人說温洲話,很詫異。」有一次他又聽到一個鄰居說起温洲話,就問對方是否同是故鄉人,「他說是天津人,我說我是温洲人,他就用温洲話回我,真的很親切。」,「在一個陌生的地方,聽到一個熟悉的語言,感覺好像在內地一樣。」他鄉遇故知的感覺,雪雯還這麼去形容:「我們也很怕香港人對我們投來冷淡的感覺,好像大家都是香港人,他們就是他們,而我就一個人。因此聽到熟悉的語言,好像不是一個人在一個陌生的地方。」

來香港以前,淅洞與雪雯都先在Youtube上認識一下香港,他們也在媒體上聽過中港矛盾的恐怖,還有港人的冷漠,「其實內地和香港媒體所說的中港矛盾都很偏激,其實沒那麼誇張。香港人挺熱情,說『唔該晒』等禮貌用語特別平凡。」淅洞說。

居於港漂宿舍的內地生,不是每位的八達通都已認證成為住戶證,「有時候刷了一對門,又再刷一遍,門後有門,特別麻煩。有時候沒特別事情,我寧願不出門。」雪雯說。

保安說早上好嚇倒港漂生

雪雯:「還有,第一次早上出門,保安跟我說『早上好』就把我嚇倒了。起初我不明白為什麼要天天跟我說早上好,可能是讓我們有回家的感覺吧。」後來,他們就發現也許名城,不是一個真實的香港。淅洞說:「有朋友到便利店買電話卡,店員顧着忙,不理睬他,感覺不爽;地鐵車廂那些說廣東話的人,不知是香港還是廣東人,說話也很大聲。」雪雯:「化妝店的服務員態度最好,但有些聽到國語的人,服務員態度就不好,對我們來說,這都是很大的傷害。」

至於城內的「中港大戰」,他倆說:「好像沒有。」但中港矛盾向來是這「城」內討論的熱話,或許只是他們聽不懂。

名城保安常處理中港矛盾

名城一個單位以1450萬賣出,同層4個香港人的鄰居議論紛紛,其一業主李小姐說:「大家心中有數,知道咁貴一定係內地人買。」她形容居於名城,就像居於一個淪陷的香港。一次,其6歲孩子在平台公園的繩網上,幾步之隔有一位9個月大的內地嬰孩,其父一手推開李小姐的孩子,那內地父親大喊:「你的孩子是孩子,我的孩子不是孩子?」李小姐更說每當有衝突的時候,城裏就會分成兩黨,菲傭都站在香港家庭一方作後盾,其餘內地人見狀隨即上前替同志們「幫拖」。

「就連保安也說,成日要處理呢啲中港衝突。」李小姐續說:「自此,我甚少與孩子到平台公園遊玩。」直至有一天,6歲的囝囝在升降機內突然大爆一句:「我好憎呢啲大陸人。」李小姐立刻掩住兒子的嘴巴,這刻她才意識到與內地人為鄰,令孩子幾歲人仔染上「標籤」的陋習,「我會再教佢,唔能夠一概而論,唔係所有大陸人都係咁。鄰居有內地生,佢哋都好斯文。」   

業主李小姐說不少內地家長與小孩懶理會所規則。

港漂:港人對外地人反應特別激烈

淅洞說香港人對於外地人的反應特別大,「對比上海,上海人對外地人的反應沒那麼激烈,因為這樣上海人會被攻擊。而且他們都明白沒有交流,就沒有創新的東西。」對內地人而言,建立鄰里關係是一種文明。他們說除了農村以外,內地城市人不跟陌生人特別主動,「但是在一些大城市裏面,也會搞一些聯誼活動,畢竟大陸是發展中的城市。」淅洞與雪雯雖為港漂,但也認為鄰里關係很重要,淅洞:「要主動一點點。看到隔鄰的老爺爺老奶奶,就跟他們用廣東話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