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會扶貧計劃社工教理財 40年煙齡基層戒掉借煙消愁 月儲$3000

撰文:梁祖兒
出版:更新:

香港賽馬會今日(20日)宣布,撥款7.2億元開展「賽馬會躍見新生活」的5年扶貧計劃,即將60歲的呂偉雄與其妻兒是計劃的首批受惠家庭,他表示,計劃的措施如理財儲蓄項目、社區託管服務都很貼地,讓他更清楚此前從未考慮過要面對的問題,如子女將來的發展等。

參與計劃後,呂偉雄更成功戒煙,將每月省下的3,000元都存起,配合計劃教其如何儲蓄、花費等,他指,存下的金錢會用作子女未來的教育所需,更期望子女可成為家中第一代的大學生。在參與計劃後,呂偉雄更覺得對未來更有希望,而「唔係每日淨係坐喺屋企等上公屋」。

儲蓄項目教懂如何謹慎花錢:以前冇諗咁多

快將60歲的呂偉雄是「賽馬會躍見新生活」的首批受惠家庭,現職倉務員,與太太育有12歲的女兒和9歲的兒子。參加了計劃約3個月,他認為計劃「幫我哋諗咗好多」,很多事情如儲蓄、子女升學、將來發展等,他都未有深入考慮過,但計劃的社工幫呂生想了很多,讓他覺得只需跟著計劃的內容做即可。

他舉例道,計劃當中的儲蓄項目教會他如何理財,例如如何謹慎消費,不要亂花金錢買無謂的物品等,他直言「以前冇諗咁多同諗得咁詳細」,但現在透過計劃學會了不少理財策略;以前沒有儲蓄習慣的他,在參與計劃後,更規定自己每個月都要存3,000元用作子女將來發展之用。

吸煙為紓壓 一家四口同住一房感壓抑

這3,000元有一大部份來自呂生戒煙省下的金錢,有逾40年煙齡的他,自從搬進荃灣「仁濟軒」過渡性房屋,並參與賽馬會的扶貧計劃後,用3個月便成功戒煙。

他表示,以往吸煙主要想紓壓,在疫情前,呂生一直在內地工作,與妻兒同住在內地,當時他的收入「都過得去」,應付一般的起居飲食都無問題;但自疫情爆發後,生計大受影響,於是他便舉家搬回香港生活,與妻兒一同住在母親和弟弟的二人單位中,呂生一家四口擠在其中一間房,狹窄的居住環境和寄人籬下的感覺都讓呂生陪感壓抑,經常都要借煙消愁,故一直未有成功戒煙。

搬進荃灣過渡性房屋後成功戒煙 現時規定自己每月儲3000元

不過,自從搬進在荃灣的190呎過渡性房屋單位,呂生的心境變得輕鬆不少,他表示,單位雖小,但子女都可有自己的床和書枱溫習,多了自己的私人空間,而屋外亦有大片公共空間可供他們玩耍,看見子女面上的笑容,這些喜悅治癒了呂生一直以來的壓力,讓他覺得無需再依賴煙草來解壓,因此,終於下定決心戒煙。

呂生稱,戒煙節省近3,000元會全數用於儲蓄,現時會規定自己每月一定要至少存到3,000元,「好似最低消費咁」,這些儲蓄都會用於子女將來發展所需。他指,對未來的期望主要放在子女身上,望他們可成為家中第一代的大學生。

他亦透露,計劃旗下的「賽馬會躍見坊」會每月為他們邨安排居民大會,讓他可於鄰居交流,讓他了解此前不清楚的子女升中安排等資訊,亦讓他可感受到鄰里之間的人情味,從中建立社交網絡。

「賽馬會躍見新生活」計劃諮詢委員會召集人張雲正認為,扶貧重點應是扶助基層獲得跨越階層的方法、技能等。(梁祖兒攝)

參考農村脫貧模式 為基層提供軟件扶貧

「賽馬會躍見新生活」計劃諮詢委員會召集人張雲正表示,計劃參考的農村脫貧模式,重點是為基層家庭提供可向上游的軟件,例如社區活動,讓基層人士心靈上都可得到滿足,同時有其他教育,如教他們理財規劃的項目,讓基層人士都可有更好發展。

他亦認為,直接金錢上的資助未必是扶貧的最佳方法,反而,計劃應是扶助基層,在脫貧過程中攙扶、扶助他們,讓他們透過計劃的軟件配套,可獲得跨越階層的方法、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