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梁振英政府向兩電「鬆章」 電費勁加僅遲早問題

撰文:凌昕
出版:更新:

行政會議審議兩電電費加幅,往年都只是「行禮如儀」地走過場,不過今年卻發生行會將港燈電費加幅建議「打回頭」、並且大幅壓低加幅的情況,有關注公用事業問題的人士亦指,政府的手腕之硬實屬罕見。
今次港燈一度提出將基本電費作出雙位數大幅加價,固然惹來社會反彈,不過類似的問題,可能陸續有來。在今年初公布利潤管制協議新安排上,政府對兩電近乎「鬆章」,令兩電的准許回報率,在可見的將來都會持續高企。
對於梁振英政府就控制電費加幅出現的失誤,林鄭月娥政府似乎是有排「執手尾」。

港燈未來數年將有兩台燃氣機組陸續投產。(資料圖片)

延伸閱讀:【持續更新】消息:港燈雙位數加電費 遭行會打回頭 罕見!

港燈「獅子開大口」 早已埋下大幅加價伏筆

在今年7月,港燈公布中期業績時,似已為今次提出大幅加價埋下伏筆。當時港燈表示,希望市民不要對電費調整產生不切實際的期望,因為電力業務極受燃料成本及營運開支影響,由於大幅增加了天然氣發電,對電費構成了沉重壓力。

當然,任何商業機構提出加價的時候,總能夠找到理由,但港燈作為公共事業,關鍵是政府的監管是否到位。而2018年對電力市場有一個特殊意義,就是新一階段的利潤管制協議安排,將在2018年起生效(中電為2018年10月,港燈則為2019年1月),不過在新協議之下,很可能是為兩電不斷加價大開綠燈。

政府最初希望將准許回報率壓底至6-8%,結果兩電又成功「賺到盡」以8%成交。(資料圖片/林若勤)

延伸閱讀:兩電准許回報削至8% 減電費5%未有保證

新版利潤管制協議明年起生效 電費恐不斷加

在今年4月,政府公布與兩電的利潤管制協議達成共識,但所謂的共識,其實難掩政府在談判失敗的窘態。因為根據新版本利潤管制協議,准許利潤回報率由9.99%降至8%,當時政府的解釋,是希望透過談判,將准許回報率降至介乎7%至9%之間,以此看來,8%的結果,看似是「中間落墨」,政府和兩電各讓一步。

然而,有留意公用事業問題的心水清人士質疑,根據政府此前的表態,是希望兩電准許回報率降至6%至8%,外界一直盛傳最終的准許回報率會定在6.9%。但不知可故,政府在與兩電的談判過程中一直處於下風,最終出現了准許回報率8%的結果,如果以政府最初提出的6%至8%區間來看,這次談判可謂以失敗告終。

「我哋呢啲小市民,希望兩電唔好賺到盡。」(資料圖片/鄭劍峰)

延伸閱讀:兩電獅子開大口致未能達共識非首次 2011年先公布再調整

政府曾估電費可減5% 現實是加得少已「偷笑」

而且最令公眾「黑人問號」的是,當時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在解釋新版本利潤管制協議時,竟然指電費有可能下調約5%。但當時兩電隨即「戴定頭盔」,表示指最終電費能減多少,還要視乎多個因素而定,包括燃料成本、資產投資、利息、營運成本等等等等,後來黃亦跟隨主旋律,說過的減5%仿似是隨風消逝。

當時外界覺得黃錦星「減電費有望」的說法一點也不合理,因為港燈之前已連續5年凍結基本電費,早已累積了一定的加價壓力,而且在政府和兩電就新版本利潤管制協議談判時,行會竟在去年9月批准了港燈投資新的天然氣發電機組,估計總資本支出約為41億元,由於兩電利潤和資產規模掛勾,電力公司的資產規模增加,兩電的電費能夠加少一點,已經要「偷笑」,怎可能還有空間減電價達半成之多呢?

港燈集團發展總經理余德秋稱,港燈積極使用風力及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配合政府2020年的減排目標。(文雪萍攝)

延伸閱讀:【01觀點】兩電新利潤協議 明減實加的語言偽術

打著「環保」旗號卻要市民埋單 政府要加強監管兩電

而今次行政會議將港燈的加價申請打回頭,最終加幅固然有待觀察。但問題是前朝政府未能為公眾爭取更佳的利潤管制協議條款之下,兩電加價勢陸續有來。由於新版本利潤管制協議有效期長達15年,在2033年前兩電都可續享高達8%的准許回報率,意味政府在可見的將來,政府很可能每年都要和兩電就電費加幅「拗手瓜」。

雖然兩電加大電力投資,確有一定的實際需要,因為燃煤發電作為本港的主要空氣污染源之一,香港要有更潔淨清新的空氣,難免要改用更清潔、成本也更高的天然氣發電,但在利潤管制協議安排之下,變相容許兩電打著「環保」旗號,將自己包裝成為「環保」企業,但所涉及的成本,一律由市民埋單。

在上述情況下,政府對兩電電費加幅嚴格把關,並不是甚麼值得讚賞的,而是一個負責任政府本來的必要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