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每本5元清貨!荃灣老書店屹立44年 敵不過互聯網光榮結業

撰文:梁煥敏
出版:更新:

租借小說的樓上舖近年買少見少,在鱟地坊屹立44年的「大河書店」是其中一間,惟該店門外近日也貼出「租約期滿,結束營業」告示,並以5元一本書清貨。
書店老闆勞應強接受訪問時說,實體的長篇小說已走到末路,為了留下美好印象,他選擇在行業未到最差一刻前結業,5月光榮結業。憶起過去時光,勞應強強忍著淚水:「我要走出呢個陰影,你話係快樂又得,痛苦又得,係好唔捨得。」

大河書店老闆勞應強坦言實體小説於香港無出路,只好無奈結業退休。(歐嘉樂攝)
+1

位於荃灣的「大河書店」於1974年在荃灣大河道開業,80年代遷到鱟地坊附近,一直深受酷愛長篇小說的讀者歡迎。勞應強說,著名武俠小說作家金庸、古龍受到萬千讀者追棒,爭先收看筆下情節,是書店最輝煌的歲月。

勞應強憶述,70至80年代,不論是學生哥還是打工仔,最多人喜愛的,是金庸的《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另一個閱讀高峰期,數到是黃易筆下的《尋秦記》。每隔10日,書店均有新書推出,要準備逾100本小說應市,滿足一眾「餓書鬼」,他說:「三、四十人早上9點到就會喺門口等我拎書返嚟,租又好買又好,我就要同行家鬥快。」

租用實體書的顧客愈來愈少,是老書店選擇結業的原因之一。(歐嘉樂攝)

最近10多年,一代又一代的名小說家陸續「減產」,加上本地印刷廠式微,勞應強說,後期書店以租借台灣小說為主,惟最終也敵不過時代轉變。他說,40多年間租借小說行業曾經過低潮,其中80年代,台灣作家青黃不接,產量大減,但數年後有新作家上場,挽回劣勢。

但勞認為,互聯網的興起才是真正「死因」,因為不少發行商改於網站內發布小說內容,加上讀者閱讀方式改變,迫令台灣書商印書量大減,貨源不足:「我今時今日有錢賺,但真係無前景......有互聯網喺度永遠唔會有翻生一日。」

勞應強對那個陪伴自己接近半世紀的白底紅字招牌,最為不捨。(歐嘉樂攝)

他又指,40多年來,荃灣曾於同時間有6間租小說的書店,現時只餘下經營「大河書店」。勞指,現時每月仍有數萬元生意額,但仍決意在今年5月退場。記者到訪書店兩次,每數十分鐘都會有客人前來租書、或購買5元一本的清貨小說,讀者大多為四、五十歲以上的上班族。勞多次指是「實體書無得做」,終究原因是年輕一代不再看實體書,港、台印刷商也不願投資,「內地睇書網多到呢。」

大河書店至3月中起,以每本書低至5元起清貨,並於5月19日結業。(歐嘉樂攝)

作為老闆,勞坦言最為不捨的是「金漆招牌」:「最唔捨得當然係我嘅招牌啦!白底紅字,字體都無改變,我40幾年都喺呢條街,喺鱟地坊呢間鋪頭。我喺度識我老婆,我所有嘅野都喺呢條街,但我唔會留啦,要走出呢個陰影,你話係快樂又得,痛苦又得,係好唔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