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心漢獲賜第二生命 可行500石級 器官受贈者:更愛惜自己身體

撰文:陳晶琦
出版:更新:

器官捐贈能夠讓人重獲新生。多名器官受贈者分享自己患病至成功接受器官移植手術的過程。現在能夠猶如正常人「行得走得」,一切都得來不易,多名受贈者重獲新生,不僅比以前更珍惜生命,更不斷做運動以鍛鍊身體,有受贈者表示:「要更愛惜自己身體,唔好辜負別人的肝」。
有患心肌梗塞的年逾六旬者,體重一度銳減四成,兩年前獲成功換心,猶如獲賜予第二次生命,毋須再安裝心臟起搏器連除顫器之餘,更可步行逾500級石級亦無大礙。

有獲贈器官者表示,如獲賜第二次生命,會更愛惜自己身體。(陳晶琦攝)

體重曾暴跌至89磅     人工心臟曾未能駁電失知覺
年屆66歲的高先生多年前患有心肌梗塞,退休後心臟問題再次浮現,不僅晚上無法入睡,體重更急速由150磅跌至89磅。即使安裝了心臟起膊器連除顫器,及其後的人工心臟,病情依然未有改善。

此外,由於人工心臟需要依靠電力運作,故腹部設有一個電線出口,高先生曾因轉換電池時其接口有耗損,一時情急下手忙腳亂,未能駁上電源,一度失去知覺。

兩年多前,高先生成功接受換心手術,他的體能在術後保持運動,終獲得改善。「我可以由小西灣步行經大斜路、沿住500幾級上砵甸乍山至大浪灣。」他續稱,能夠回復健康,要多謝善心家庭的器官捐贈。

劉兆興由需要坐輪椅,現已可每日跑13公里。(陳晶琦攝)

劉兆興是肺臟受贈者,10年前確診患上肺氣腫,由最初走路感到氣喘,至病情日漸嚴重,出入依靠輪椅代步。他表示,患病與其惡習有關,「由廿幾歲開始食煙,食左廿幾年,有呢個病都應該係食煙引致。」

輪椅代步逾2年後,劉的身體大不如前,「以前都可以踢吓波,患病你想行都行唔到,見到人行都非常羨慕。」至2016年7月他成功接受了肺移植手術,能夠重獲新生。

劉兆興不僅除去惡習,也比從前更珍惜生命,兩年來從不間斷做運動,以鍛鍊身體。「由最初做完手術慢慢學行,再試慢跑,最初行10步都喘氣、1分鐘都跑唔到,一直持續宜家每日可以跑到一個多小時,平均行13公里,朋友都話我變咗另一個人咁。」

他續指,今年會參與器官移植及透析人士運動會中的1500米比賽項目,希望大家支持器官捐贈,讓輪候的病患者能夠重新起步。

謝華慎表示,器官捐贈可延續生命,不會辜負別人的肝。(陳晶琦攝)

調查:近8成器官受贈者親友願捐贈器官

腎臟受贈者宋超因一次感冒,感到渾身不適,被送往急症室診治。經詳細檢查後,發現他的腎臟功能只剩不到百分之十,要立即開始腹膜透析治療,最初第一年的透析生涯過程順利,惟翌年情況轉壞,幸好輪候半年後,便有合適的遺體腎臟捐贈。

康復後的宋超開始改善飲食及生活習慣,在上一屆器官移植及透析運動會中,他參加了四個比賽項目,其中徑步比賽更獲得了銀牌,今年將會參與六項比賽,希望與朋友一起參與並推廣器官捐贈。

至於肝臟受贈者謝華慎,自小因隱性遺傳病威爾遜氏症而需要長期服藥,以排走身體內的銅,惟2016年抽血發現肝功能異常,病情急轉直下至肝衰竭。幸得家人及教友幫助,能夠於半個月內換屍肝。

他表示感謝患病時太太全天候照顧。「器官捐贈的確能夠延續生命,宜家會更愛惜自己身體,唔好辜負別人嘅肝。」為了支持器官捐贈,他與家人已登記器官捐贈,希望能夠遺愛人間。

現時香港每年有超過2000名病患輪候器官捐贈。香港移植運動協員於今年3月,以問卷調查形式訪問293位器官受贈者的親友。調查顯示,有近8成受訪者願意登記捐贈器官,惟當中有3分2人並未登記,大部分原因為不懂於網上登記。

香港移植運動協會榮譽會長周嘉歡對於結果感到可惜,表示因為不懂上網而削弱了支持器官捐贈的可能性,又希望推廣器官捐贈的策略有所改變,要加強接觸不懂上網的民眾,例如到街坊福利會及老人院,協助登記器官捐贈,以令到器官捐贈的登記人數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