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嶼】項目被批成本過高 麥萃才:部分土地可賣出回本

撰文:林劍
出版:更新:

施政報告提出「明日大嶼」計劃,建議在中部水域填人工島,佔地1,700公頃,惟因造價昂貴,可能達5,000億元甚至更多,惹來爭議。港台節目《城市論壇》今日(14日)討論上述議題。
有台上嘉賓質疑,明日大嶼計劃成本過高,至少5,000億甚至可能超過1萬億元,而隨著氣候變化、海平面上升,人工島最終可能下沉,因此項目並不持久。
不過,同場的學者以及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成員表示,由於土地也是資產,填出來後可賣出收回部分成本,不能只看「賬面」用多少錢。至於環境等技術問題,他們認為要等政府作出深入研究後才能下最終結論。

↓↓ 點擊睇圖.盤點施政報告2018重點政策 ↓↓

+10

黎廣德質疑海平面上升 鐵定超支 項目難持續

論壇今日在中環10號碼頭舉行,現場嘉賓包括:規劃署前署長凌嘉勤、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成員劉振江、公共專業聯盟政策召集人黎廣德、守護大嶼聯盟成員任憲邦及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

黎廣德在節目一起首即質疑,政府對於中部水域人工島的立場一直在變,由未必需要填,到《2030+》規劃時表示需要1,000公頃,到施政報告時又突然表示要1,700公頃,而且背後沒有任何研究報告支持。

他又引用美國紐約一批學者在國家科學院發表的研究指出,直至2300年,因應冰川融化等因素,海平面將上升10至15米,質疑再在中部水域建人工島,卻要花上幾千億,效益根本不能持續。

黎更指,政府在重大基建如高鐵,早有超支紀錄。政府原先預計高鐵可用三百多億完成,最後變成八百多億,多出1.4倍,所以政府說要5,000億,最後可能變成1.2萬億,庫房根本負擔不了。

任憲邦亦批評,全世界沒什麼地方會在離岸邊幾公里處,興建一個110萬人口的城市;他又認同氣候變化,會導致人工島危機四伏,日本關西國際機場早前因應颱風被淹浸就是例子。

任更指,特首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內提到「明日大嶼」日後可容納110萬人,與前特首董建華牽頭的團結香港基金所倡議的一樣,質疑是政府和他們「講掂數」,才決定加大填海範圍。

公共專業聯盟政策召集人黎廣德。(資料圖片)

學者:就算多填也可用作儲備

有份參與制訂《2030+》的凌嘉勤解釋,原先的1,000公頃是按照政府在《2030+》內,1,200公頃的土地短缺計算,當時未有列入部分因素,例如安老設施需求、社區重建等。不過近幾年,社會的情況已經不同,所以要對土地需求作全盤考慮,有變動屬正常。所以他認為政府應盡快向立法會申請撥款,對明日大嶼項目作詳細研究,釐清技術問題,包括工程造價及下沉狀況等。

麥萃才則從公共財政角度分析,指填出來的土地也是資產,所以可以通過規劃、賣地收回部分成本。而到底5,000億的估算會否超支,需要再作深入的專業估算。但他強調,新增土地不同基建,基建無人用會虧大本,但政府新增土地,就是固定資產,可以用作土地儲備,總會派上用場。

劉振江同意麥萃才的說法,他提到政府每年平均賣地收入約1,000億,可收回填人工島部分收入。他又指,明日大嶼涉及1,700公頃土地,可望成為全港最大新市鎮,而現時3個新規劃的發展區加起來也只是1,666公頃,固其效益不能忽視。

劉又提到,過往政府之所以不能對東大嶼人工島的環境影響提供詳細的解釋,正是因為無法展開研究,當局2014年將研究的撥款提交立法會審議,但觸礁收場,故希望盡快展開研究。

《施政報告》提出「明日大嶼」計劃,填海1700公頃後,預計可容納70萬至110萬人口居住。(資料圖片/歐嘉樂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