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醫生】彭鴻昌反駁黃任匡檢討單程證論 促仿新加坡招聘方法

撰文:鄭翠碧
出版:更新:

公營醫療服務緊張,公立醫院醫生人手不足,杏林覺醒成員黃任匡醫生提出應檢討每天150個單程證配額,提出新移民是令本港醫療系統崩潰之因。
關注病人權益的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今天(31日)在《明報》撰文,隔空反駁上述說法,指出內地新移民定居本港的人數實際遠低於每年5.4萬的推算,而且大部分年齡均屬「少壯生力軍」,對本港醫療服務需求較少,質疑「又怎能令公立醫院淪陷﹖」
彭鴻昌回覆《香港01》查詢時補充,醫院管理局應更積極招聘合資格的海外醫生,醫務委員會可考慮取消有限度註冊醫生一旦考執業試的實習要求,長遠更應考慮仿效新加坡,設立一份認可的院校名單,讓合資格的醫科畢業生直接申請來港作有限度註冊。
而醫學會副會長林哲玄亦在《明報》撰文,指即使全面仿效新加坡模式,海外醫生在捱過了監督期、取得全面執照後仍會離開公院,斥仿效之法屬「東施效顰」。

公營醫療服務緊張,公立醫院醫生人手不足,社會各界熱烈討論如何增加人手。 (資料圖片)

近日杏林覺醒成員、屯門醫院心臟專科醫生黃任匡提出,政府應檢討單程證配額問題,形容每年5.4萬人來港會增加香港醫療系統的負荷。

彭鴻昌則引述數據指,2016年只有約16.6萬內地新移民,即2016年對上的7年間,每年只有不足2.4萬內地新移民留港定居,少於論者推算的5.4萬。他並指,內地新移民的年齡中位數是33.9歲,接近八成為45歲以下,而55歲或以上的只有6.4%,即約1.1萬人。不過,本港公營醫療服務的使用者主要是長者,有數據指曾入院的病人中,48.6%是55歲或以上。他強調,內地新移民定居本港的人數遠低於推算,而且大部分年齡均屬「少壯生力軍」,對本港醫療服務需求較少,質疑「又怎能令公立醫院淪陷?」

彭鴻昌:「源頭減人」論調十分危險

彭鴻昌回覆《香港01》查詢時亦重申,「源頭減人」論調十分危險,「用公營醫療服務最多的是長者,將來會否很多人提倡長者不應使用公營醫療服務?然後就再說弱勢社群、對社會欠貢獻者就不應用公營醫療服務?這種想法欠缺仁愛、包容,十分危險。」

彭鴻昌指,醫委會應考慮仿效新加坡的做法,設立一份認可的院校名單,讓合資格的醫科畢業生可直接申請來港作有限度註冊。 (資料圖片)

彭鴻昌認為,為了市民利益,應更積極引入海外醫生。對於黃任匡同時公開提出應恢復回歸前讓英聯邦醫生直接來港執業的做法,他回覆查詢時續解釋,「是否英聯邦的醫生並無所謂,只要符合香港醫學水平的就可。」

他認為,短期內醫管局應加快理順有限度註冊醫生的申請程序,與海外辦事處、當地衞生部門加緊聯絡及宣傳,並可考慮取消有限度註冊醫生倘考取執業資格試,便需在港實習才可全面註冊的要求,「如果已考執業資格試,並已在香港工作3年,會否可以當其工作時已完成實習?」

另外,長遠而言,彭鴻昌認為醫委會應考慮參考新加坡模式,設立一份認可的院校名單,讓合資格的醫科畢業生可直接申請來港作有限度註冊,而如果期間表現符合本港要求,就可給予全面註冊,「未必需要專科醫生才可來港,醫科畢業生也可來港接受專科培訓。」

倡有限度註冊醫生考執業試不用做實習

對於有反對聲音曾指,海外醫生未必認識本港風土病,彭鴻昌就稱,「如果一個醫生在港工作3年,對香港醫療已有基本認識,風土病是否如此防礙(來港行醫)?又不這樣顯得。」而對於醫生團體指出並非沒有招攬海外醫生,而是本港公立醫院工作環境令海外醫生卻步,他就指認同醫管局應改善人事管理,但不應成為不招聘的藉口,兩者可同時進行。他並指,本港整體仍欠缺醫生,政府可考慮同時為私營市場引入海外醫生。

醫學會副會長林哲玄就指,即使全面仿效新加坡模式,海外醫生在捱過了監督期、取得全面執照後仍會離開公院。 (資料圖片)

全面仿效新加坡模式免試送出全面醫生執照 恐加劇公私失衡

而醫學會副會長林哲玄就在《明報》撰文指,香港公私醫療嚴重失衡是眾所周知的問題根源,本港每年雖然有500名醫科畢業生,卻填補不了醫管局的流失,「高流失反映醫管局管理不善、人心背向」。他認為,即使全面仿效新加坡模式,海外醫生在捱過了監督期、取得全面執照資格後仍會離開公院。他引述數據指,自2012年起,醫管局以有限度註冊聘請了39名海外醫生來港執業,但截至2018年底只有10名仍在公立醫院服務,「事實是醫管局無法挽留本港的畢業醫生,也無法挽留海外畢業的醫生。」他重申,「全面仿效新加坡模式免試送出全面醫生執照,恐怕只會加劇公私失衡,無助減少流失,無助增加醫管局人手,是東施效顰也!」

林晢玄早前接受訪問時指,可參考新加坡模式,讓指定院校名單的海外醫生免試到本港公立醫院工作,年期不限。有關建議可謂是「改良版」的有限度註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