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2019】2億元加強樹木養護培訓 樹博士:課程參差

撰文:勞敏儀
出版:更新: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宣布,建議投放二億元設立城市林務發展基金,鼓勵學生修讀樹藝課程,以及推展樹藝及園藝業學徒計劃,為新入職人士提供更多實習培訓機會,以配合政府將於年底推出的樹藝及園藝業《能力標準說明》,為日後引入樹木管理人員註冊制度鋪路。
有「樹博士」之稱的香港教育大學社會科學系(地理及環境科學)研究講座教授詹志勇認為,本港樹藝訓練課程質素參差,樹藝師長期不受重視兼在政府內部沒有形成獨立職系管理樹木,難以吸引年輕人修讀相關課程,政府選樹指南錯漏百出,希望當局增加研究資源。另有資深樹藝師批評,不少本港樹藝課程畢業生「畀條繩佢都唔敢爬、畀把鋸佢都唔敢用」,對樹藝知識一知半解,建議把本地課程與國際課程接軌,增加交流、統一學術要求。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出爐,建議投放二億元設立城市林務發展基金,鼓勵學生修讀樹藝課程及推展樹藝及園藝業學徒計劃。(歐嘉樂攝)

《財政預算案》今日(27日)宣布,為加強妥善護養樹木的公眾教育和推廣工作,以及提升從業員的專業水平,建議投放兩億元設立城市林務發展基金推出多項新措施,包括鼓勵學生修讀樹藝課程,以及推展樹藝及園藝業學徒計劃,為新入職人士提供更多實習培訓機會,以配合政府將於年底推出的樹藝及園藝業《能力標準說明》(則說明從業員須具備的技能、知識及成效標準、專業操守及態度),為日後引入樹木管理人員註冊制度鋪路。

此外,政府會舉辦國際城市林務研討會,與鄰近地區交流,提升本港業界的專業知識和作業水平,亦會加強與地區團體合作,為市民提供更多栽種和護養樹木的資訊。

詹志勇認為,本港樹藝師質素參差,屬於高水平的只佔少數。(資料圖片 / 盧翊銘攝)

樹博士:本地樹藝課程質素參差

詹志勇認為,本港樹藝師質素參差,建議當局應提升大專樹藝課程水平,增設獎學金送學生到海外進修,以及到外國機構學習樹藝管理。在樹藝及園藝業學徒計劃方面,詹認為「學徒」二字令人誤會「讀書唔成」才參與,建議改名為深度實踐計劃,讓樹藝課程畢業生參與,經數年實戰後再考取相關牌照。

歐永森指出,「好多訓練機構坐夠鐘就畀證書,無乜聽過有人係唔合格」,不少畢業生對樹藝知識一知半解。(資料圖片 / 陳嘉元攝)

中華樹藝師公會會長歐永森也認同,本地樹藝訓練課程質素參差,「好多訓練機構坐夠鐘就畀證書,無乜聽過有人係唔合格」,後來發現不少畢業生「畀條繩佢都唔敢爬、畀把鋸佢都唔敢用」,對樹藝知識一知半解;又批評不少本地樹藝課程的導師非樹藝師出身,「教生物、教環保、教真菌都嚟教樹藝,咁情況下點可能教到好嘅樹藝師」,令本地出產的樹藝師難與國際接軌。

歐永森分享指,當年遠赴英國報讀三年制的樹藝學碩士課程,第一年有17個香港學生報讀,至第三年只剩下3個,原因是要求嚴謹,主力訓練分析、判斷及表達能力,非交學費及完成學分便一定保證畢業,故考海外證書的樹藝師在本港認受性較高。

政府護養樹木人員嚴重不足

根據發展局提交立法會資料,截至前年3月底,政府負責護養樹木的樹藝師只有百多人,當中建築署情況最嚴峻,護養樹木達20萬棵,但只有5名護養樹木人員,園境師、樹藝師、園境師及樹藝師各只佔一席,變相平均每人負責管理4萬棵樹。第二重災區是路政署,633,000棵樹由58人管理,當中只有8名樹藝師,平均每人管理超過1萬棵樹。水務署也是由21人管理157,100棵樹,平均每人管理7,481棵樹,當中只有1名園境師。在眾多有份管理樹木的政府部門中,除了漁護署外,其他均有委聘承辦商護養樹木。

截至2017年3月31日,主要樹木管理部門所護養樹木的估計數目及專責護養樹木的職員數目(包括監督承辦商護養樹木,但不包括提供協助的其他前線及管理人員)。(資料來源:發展局)

歐永森認為,政府部門人員雖有樹藝師資格,但沒有形成獨立職系管理樹木,加上相關工作經常外判處理,難以吸引年輕人考取相關資格進入政府工作。詹志勇也補充指,樹藝師前景未明,且收入較其他專業職位低,認為政府應當「火車頭」增加聘用樹藝師,而非在價低者得的投標制度下,依賴質素良莠不齊的外判承辦商護養樹木,以致「亂剪樹」情況頻生。

《街道選樹指南》只列出80種較少應用而適合在香港街道種植的樹木品種,供政府部門選擇街道樹種時參考。(資料圖片 / 盧翊銘攝)

政府選樹指南錯漏百出 應增研究資源

政府只建議投放兩億元設立城市林務發展基金,詹志勇嘆言「出手太低」。他重提發展局去年底推出的《街道選樹指南》,列出80種較少應用而適合在香港街道種植的樹木品種,供政府部門選擇街道樹種時參考,但列出的樹木特性如耐旱、抗風、抗污染等,欠科學實證,指南資料錯漏百出。他認為,當局應投放更多資源至本地樹木科學研究,否則本港「永遠只可以做follower,非leader」,直言本港不只是需要技術人員、管理人員,還需要科學人員研究樹木病理及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