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論壇】 醫療政策方向有誤 財爺隻字不提「中醫」?

撰文:政論投稿
出版:更新:

面對本港醫療困局日益嚴峻,不論是在公立醫院忙不開交的前線醫護人員,還是正在苦苦輪候治療的病人,都希望政府能夠想方設法,減輕醫護壓力,故政府如何理財,妥善分配醫療資源,自然成為關鍵。
綜觀最新公佈的《財政預算案》,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預計來年整體醫療開支約為八百零六億,比去年增長逾一成。與此同時,政府預留超過七億予醫管局增加醫生當值津貼及特別酬金等,亦預留一百億設立公營醫療撥款穩定基金,讓醫管局應付突發情況。雖然政府願意投放更多資源於本港醫療,乃喜聞樂見之事。然而,當今屆政府承諾發展基層醫療,但從其《財政預算案》一文當中,可見政府完全忽略基層醫療之資源分配,目標手段不符。到底政府有否善用公帑,嘗試從根本解決本港醫療問題?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系本科生
2018《策掂 - 傑出政策人大賽》大專組冠軍
陳皓天、周艷秀、梁煒琦、謝智勇、王淑芬

↓財政預算案2019懶人包↓

+11

醫療政策方向有誤 政府果真兌現承諾?

根據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院長楊永強的研究,每投放$1在社區護理,便可節省$8.4的急症醫療費用。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曾明確指出,本屆政府希望重點發展基層醫療,藉此降低發病率及入院率,長遠減輕公營醫療壓力。事實上,此理念相當正確。但從其公帑資源分配可見,《財政預算案》只提及預留1.5億予葵青的地區康健中心,作為該中心的營運費用及人手開支,而相關撥款更只佔整體醫療開支約1%,這果真足夠嗎?

更甚的是,政府亦在本年《施政報告》承諾加大力度,以發展中醫,亦說過要加強中醫在基層醫療的角色。然而,若然大家簡單在本年度《財政預算案》演辭中搜尋「中醫」一詞,就會發現,財爺甚至隻字也沒有提及「中醫」,未見政府打算增加地區中醫診所的資源,或有把中醫納入公營醫療系統的舉動。

政府出資建全港第一間中醫醫院,選址將軍澳百勝角。(資料圖片)

醫療政策不能短視  否則後果定必無窮

綜觀全球,以英美等地為例,都已大力投放資源發展基層醫療(或稱社區醫療),發揮西醫以外的專業(例如中醫師等)防治疾病的優勢,以長遠減輕政府投放資源於公營醫療系統的壓力。但審視整份《財政預算案》的脈絡,不難發現政府的思維,只停留於投於資源於公立醫院和治療疾病方面,忽略基層醫療、社區護理和預防疾病的部分,相對全球而言,十分落後。

結合過往的資料分析,醫管局的整體預算於過去數年上升接近兩成,然而問題不但沒有解決,更有前線醫護人員將矛頭直指政府,控訴政府人口控政策失當,忽視醫療問題的根因,激化醫護人員與政府間的矛盾。在此處,筆者不打算評論政府的人口政策,但從這個現象可見,單靠投放資源於公營西醫醫療系統處理市民健康問題,過往的經驗已告訴我們:這並不湊效。

面對僵局,政府理應善用目前未能盡展所長的中醫專業,協助分流病人,使中醫師能在基層醫療擔任更大角色,為市民健康把關,以解決現時嚴峻之醫療問題。此舉不但能使公帑用得其所,更能長遠為政府節省醫療開支。

獲得比賽冠軍及「香港01會員最喜愛政策大獎」的隊伍UA03認為,得獎說服了社會對中醫服務有需求。(鄭子峰攝)

中醫在「治未病」、應對未來嚴重之人口老化問題以及對公共醫療構成重大經濟負擔之疾病均有明顯效果及優勢。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的研究發現過去十年市民對中醫信心大幅上升並極度接近西醫水平,近年之循證醫學研究亦再三證明中醫能有效治療多種疾病並具成本效益。於過去二十年間,中醫已發展成熟,並累積了大量臨床經驗,更有充裕的人力資源。在政府緊絀資助下,三方合作(即醫管局、非政府組織及大學合作)的教研中心每年應付逾120萬的求診人次,反映已有足夠社區基層醫療經驗。

政府應加強中醫在醫療系統尤其是基層醫療的角色,包括將中醫真正納入公營醫療系統、全面增加十八區中醫教研中心的常規撥款至其開支之九成、取消現時將中醫服務外判的三方合作制度、親自營運並全面資助未來中醫院之營運總支出等。但顯然「財爺」根本未能看透全局,只懂得不斷以石頭堵塞河堤缺口。但面對醫療系統缺口日漸擴大,若果政府此時不正視問題,另覓疏鑿渠道之良方,更待何時?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