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袋徵費十年】環保袋濫發成災 年棄千萬個 成環境災難之源

撰文:張雅婷
出版:更新:

自實施膠袋徵費後,不少商戶生產環保袋送贈市民,鼓勵循環再用,但當生產量遠超實際需要時,環保袋真的環保嗎?
俗稱「環保袋」的不織布袋以含有可降解物料的PP聚丙稀(Polypropylene)製造,較一般膠袋耐用,且經過一段時間可被自然分解。不過,自2009年第一階段膠袋徵費實施後,翌年環保袋的棄置量竟增加1.8倍,達1,774萬個。環保署更拒絕公開之後年份的棄置量,僅指少於塑膠購物袋棄置量百分之一,即約4,400萬個。
有環團農曆新年前夕向市民收集環保袋於年宵派出,短短四日已收到近6,000個環保袋,截至2月底,仍有一半未派出。環團認為情況反映市民日常收到的環保袋數量已遠超需求,商家宜重新思考環保袋的原意:「本身是環保產品,濫用後,亦是一種不環保的行為。」
系列四之三

膠袋徵費十年系列

麵包袋棄置量登三甲 連鎖店濫派 一包多袋成災​

棄置量按年升15% 徵費擬加價、冷凍袋或收費

環保袋濫發成災 年棄千萬個 成環境災難之源

環保署推「二次袋」 超市、便利店「一袋兩用」

環保袋的原意是為環保,但經濫用後,卻造成的環境破壞,反而更不環保。(王海圖攝)

環保購物袋因其特性更比一般膠袋耐用,一直被視為替代品。環保署數字顯示,2009年年中有約988萬個環保袋棄於堆填區,至翌年第一階段膠袋徵費後,棄置量急升1.8倍至約1,774萬個。環保署拒絕提供其後的數字,僅指根據調查估算,過去多年塑膠「環保袋」棄置量少於塑膠購物袋棄置量百分之一,即約4,400萬個。到底,港人有否善用環保袋?

長春社於今年農曆新年前舉辦回收環保袋活動,冀收集市民家中多出來的環保袋,用於年宵作社區共享。長春社原預計收集約1,000個環保袋,惟短短四日收集到5,000至6,000個,至因塞滿倉庫而需停收。直到2月底,仍有逾一半未派出,近日才「散貨」成功,但仍有近500個保溫袋、索袋、防塵袋、膠袋和酒袋無人問津。近6,000個環保袋中,有半成至一成是簇新,未被使用。當中包括一疊疊款式相同的環保袋,疑是有機構或公司生產後賣不完或派發不完,亦有部分是冷凍袋、紙袋。諷刺的是,有環保袋竟用透明膠袋包裹,似乎有違環保原意。

面對堆積如山的環保袋,長春社副總監黃子勁不禁搖頭嘆息:「太多了!香港人的生活模式,要改變。」分享環保袋,出於環保之心,惟最後揭示資源過剩的一面:「市民願意行一步,把家中多餘的物資分享重用,我們感到高興。但漸漸地,我們發現太多了,一個人拿上來的環保袋,可能多達十多二十個。」

長春社副總監黃子勁希望機構製造環保袋時,重新思考環保袋的作用和目的。(王海圖攝)

環保袋只裝宣傳單張、紀念品 徒手可取

回到最初的起點,環保袋為誰而生?如今又能否達到初衷?黃子勁認為值得深思:「開頭商家可能會想,每次要派一個膠袋出去,似乎不環保,於是就轉用能多次使用的環保袋,久而久之,大家覺得環保袋會更環保,於是每次派發環保袋時,就已經失去重新思考該環保袋是否有需要的出發點。」黃舉例,他曾見過有機構派發容量細小的環保袋,當中只放了兩張宣傳單張,再加一個小小的紀念品,他不禁疑問,那些物件是否徒手可取,非要用環保袋裝不可?

物件本身無罪,很難定性環保與不環保,而是使用方法。如果環保袋本身的作用是可以重用很多次,比膠袋更耐用、效果更好,作用是okay(可以)。但當物件濫用後,即使本身是環保產品,濫用後,亦是一種不環保的行為。
長春社副總監黃子勁

黃子勁分析,機構此舉是出於方便:「很多時是為了方便,人流多時,為了不想逐份派發,就用一個袋裝給市民,將派三、四樣物品的時間濃縮為派一件物品。這可能是主辦機構出於方便的心態,利用環保袋減省時間。但方便過後,就衍生濫用問題。」為了一時方便,而賭上環境,黃期望製造環保袋的機構三思:「環保袋製造後,有多少人需要?製造環保袋而衍生的社會問題,亦是要整個社會一起分擔後果......物件本身無罪,很難定性環保與不環保,而是使用方法。如果環保袋本身的作用是可以重用很多次,比膠袋更耐用、效果更好,作用是okay(可以)。但當物件濫用後,即使本身是環保產品,濫用後,亦是一種不環保的行為。」

長春社收到一疊疊款式相同的環保袋,疑是有機構或公司生產後賣不完或派發不完。(王海圖攝)

製造出來的環保袋已是磨不掉的事實,回看膠袋,港人2017年棄置逾44億個膠袋,較2015年全面實施膠袋徵費時增加12%。若於各大零售點,如超市、便利店放置環保袋供市民購物時取用,是否可行?黃子勁認為此舉可幫到有環保意識的市民減少用袋,但憂慮反會令市民削弱本身環保意識。「擔心有人會覺得很方便,以後就隨意在超市取袋,培了一種以後不用理的態度,自備物資的意識反而降低了。到底我們是否將自身的公民責任,推卻於身邊關注的團體及,消費了他們的努力?然後自己就最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