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專家:線蟲進入人體會繼續生長 迴轉壽司魚生風險更高

撰文:鄭翠碧 張嘉敏
出版:更新:

消委會昨日公布抽驗結果,指兩間知名壽司店出售的吞拿魚和三文魚樣本,發現含有寄生蟲和蟲卵。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梁美儀教授今(16日)在電台節目中指出,線蟲如進入人體,會吸收人體的營養繼續生長,不會離開,曾有一名美國人腹瀉時竟「屙出」一條5呎長的線蟲。梁美儀提醒,魚生總體風險很高,除有寄生蟲,亦有過濾性病毒、細菌,其中迴轉壽司的風險更高,同時應避免外賣回家後進食。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認為食安中心應跟進全港整體魚生的情況,加強執法。 (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有美國人日日吃魚生屙出5呎長蟲

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梁美儀教授接受商台《在晴朗的一天出發》的電話訪問,提到在魚生中多有線蟲這種寄生蟲,顏色由透明至淺白色不等,線蟲在剛出生時不能以肉眼見到,需用顯微鏡才能發現,但待長成後就可以肉眼觀察到。他更指,線蟲進入人體後,會吸收人體的營養繼續生長,不會離開,「有個美國人每天吃魚生,曾屙條蟲出來,有5呎長,好肥大。」

梁美儀強調,魚生總體風險很高,不單因有寄生蟲,亦有過濾性病毒、細菌在其中,食用後有可能引致腹瀉、嘔吐、發燒,嚴重的還可引發腦膜炎、神智不清,孕婦、兒童、長者、長期病患者均不宜進食。

專家建議魚生在店內即時進食

他指出,如魚生在室溫中放置一段時間,細菌就會不斷增生,因此迴轉壽司的風險更高,「因為不在冰櫃之中,已曝露在空氣中有一段時間,短時間已可引致疾病。」他並指,魚生應在店舖內即時進食,避免外賣回家。他補充,除了魚生,海膽亦可以有不同寄生蟲在其中。

有報道指,瑪麗醫院過去兩年接獲3宗相信是吃刺身後生蟲的個案,梁美儀相信數字只是冰山一角,因有市民在感到不適前都不知道體內已有寄生蟲。他提醒,盡量應避免吃魚生,如需食用,需選擇可靠的餐廳。

被消委會點名的「元氣壽司」及「魚尚」指不認同測試結果,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今在電台節目中表示,消委會在購入店舖的魚生後,已即時放入冰箱,並送到實驗室,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認可的三種方法進行檢驗,驗出該批次有線蟲,強調測試方法嚴謹。她認為,食安中心檢測到無問題,或因批次不同,強調「有分別唔奇,但最重要是否安全,市民無能力自己檢測有無蟲。」

她並指,認為食安中心應跟進全港整體魚生的情況,加強執法,指出消委會因資源有限,今次只能測試三文魚、吞拿魚這兩種最普遍的魚生,「做一次測試要數十萬,買魚生已好貴,找合資格實驗室亦殊不容易。」

郭家麒批食安監管條例過時

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指出,現時食安中心的檢驗僅分別從微生物,如沙門氏菌含量、滋長細菌量及酸鹼度,共三方面進行抽查,未有包括針對寄生蟲或蟲卵等測試。他認為現行監管條例過時,建議應將寄生蟲列入測試項目之一。他續解釋,本港現時取有刺身牌照的食肆多達3200間,較1997年時的770間大增四倍,認為食安中心有必要加強檢驗,如透過恆常機制監管食肆內未煮熟食物的來貨及儲藏方法,以減低大眾進食生吃食物時的風險。

十大港人最愛壽司出爐。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