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腦炎】患者住粉嶺 區議員指區內蚊患指數高 首現蚊患疾病

撰文:陳倩婷
出版:更新:

衞生防護中心最新公布的一宗日本腦炎個案,63歲女患者住在粉嶺祥華邨,今次是本港相隔約19個月後再錄得日本腦炎個案。
當區區議員陳旭明指出,今次是區內首次有由蚊患引起的嚴重疾病,相信個案是偶發性,又指北區的蚊患指數向來較高,即使夏天每隔一個半星期就滅蚊一次,但下雨時蚊沙及蚊油都會被沖走,「落起雨時可能兩個禮拜都做唔到(滅蚊)」。

區議員陳旭明受訪時指,北區的蚊患指數向來較高,根據食環署的誘蚊產卵器指數,5月份粉嶺的蚊患指數為15.2% ,高於全港平均的11%。陳旭明續指,一般夏天及雨季每隔一個半星期就滅蚊一次,但由於蚊沙及蚊油會被雨水沖走,「落起雨時可能兩個禮拜都做唔到(滅蚊)」。

他表示,個案公布至今日中午已有2、30名街坊查詢,有街坊對日本腦炎的認知不高,向他詢問「我同佢(患者)同一部升降機,會唔會傳染?」他指會再呼籲居民今晚六時半出席當局舉辦有關日本腦炎的講座。

陳又透露,昨日(28日)下午在衞生防護中心未公布日本腦炎個案前,已有食環署人員到當區滅蚊,形容當局的反應迅速,但坦言「唔知係咪想打個底先」。

食環署人員今日於日本腦炎患者的居所兩公里範圍內、包括粉嶺祥華邨祥德樓外圍的公眾地方、粉嶺火車站外圍、聯和墟、粉嶺圍、石湖墟街市外圍和北區醫院外圍的公眾地方等,全面展開控蚊工作、進行蚊患調查和捕捉三帶喙庫蚊進行日本腦炎病毒的化驗。署方人員亦已給予該屋邨管理公司負責人建議,加強其管轄範圍的防控蚊患工作。

日本腦炎知多點:
主要經蚊傳播,主要病媒是三帶喙庫蚊。
蚊子叮咬帶病毒的豬或野生雀鳥後就會受感染,再於叮咬人類或動物時將病毒傳播。
感染至發病約為4至14日。
預防方法:採取防蚊措施,避免蚊叮。傳播日本腦炎病毒的蚊子於黃昏至黎明最為活躍,這段時間應避免前往郊外。

去年本港爆發登革熱,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左四)與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左三)曾到長洲視察防蚊滅蚊工作。(資料圖片/林若勤攝)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外訪返港時稱,了解到衞生防護中心最新公布個日本腦炎個案,又指食環署早在3月已經開始滅蚊工作,署方一直不遺餘力去做本地的防蚊、滅蚊工作,若有些特別地區或特別的情況引致多蚊,他們會看看除了食環署外,有沒有一些其他部門需要協作。她提醒市民要保護自己,外遊時要小心,穿長袖衣服和帶備驅蚊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