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條例】學者批選擇性聆聽 倡林鄭及官員赴連儂牆體察民情

撰文:李家偉
出版:更新:

政府修訂《逃犯條例》引發連串示威遊行,早前有民意調查指,特首林鄭月娥的民望評分為33.4分,為史上最低民望特首。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黃偉豪今(18日)出席電台節目時指,是次示威遊行持續的原因,除了選擇性了解民意,是因為政府欠缺研究民情的機關,導致政府內部不了解民情特別是網上民情。
他建議,政府可以如同往時中央政策組一樣,設立類似搜集民情的部門。而針對現時情況,他指林鄭月娥或主要官員應落區視察「連儂牆」,體察民意。

黃偉豪建議,官員可落區視察連儂牆,了解民意。(資料圖片/羅君豪攝)

港府收集民意方法太舊

黃偉豪今日(18日)出席港台節目《千禧年代》時指,示威遊行持續正反映政府過去了解民意的方法太舊,與民意脫離,未有了解到網上民情。他提到過去的中央政策組就如政府的「智囊」,透過民意研究幫助政府與社會距離,惟現時改組後的創新辦,似乎未做到有關功能。

他又認為,特首林鄭月娥雖然表明廣納民意,但卻是選擇性了解民意,如絕食者苦行到禮賓府、長者遊行到政府總部,都未見林鄭月娥出面與市民見面。他建議,特首或主要官員可以落區視察「連儂牆」,或向駐守的市民了解市民心聲。

黃偉豪提到現時政府無研究民情的部門或機構,建議政府成立類似中策組的組織,令政府更了解民情。他又指政府應回顧事件,向相關問責官員問責,甚至要求下台。又建議政府應該嘗試回應五大訴求,如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向中央政府爭取普選等等。

美國《時代》(Time)雜誌早前公布25名最具影響力的網絡名人,當中香港反修例示威者亦有上榜。黃偉豪認為,有關結果反映香港是次示威中以網絡溝通的聯絡模式,是世界上相當少見,形容或是「香港首創」。

他提到,雖然上一次大型示威2014年佔領行動都有網絡動員,但是次示威的方式吸收了過去失敗的經驗,透過加密即時通訊軟件Telegram及連登討論區等平台,讓示威者討論並因應環境即時決定行動,示威者亦會因應需要使用不同的溝通平台,令警方難以捉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