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團隊引「眼球活動追蹤」技術 靠「打機」測戒毒成效、心癮

撰文:鄧穎琳
出版:更新:

要辨別一個人有無吸毒,可以驗髮、驗尿,但香港教育大學研究團隊最新使用以觀察消費習慣等心理學現象的「眼球活動追蹤」(Eye-tracking)技術,以使用者注視毒品圖片的時間長短,評估戒毒者的戒毒成效及有否吸毒「心癮」,過程中猶如「打機」,既可減輕戒毒者不被尊重的感覺,亦有助了解他們是否能堅定遠離毒品,團隊指,同類技術的檢測準確度可超過9成。

香港教育大學整全成長發展中心副總監梁智熊表示,「眼球活動追蹤」技術主要用作測試戒毒成效,了解戒毒人士有否吸毒心癮。(鄧穎琳攝)

香港教育大學整全成長發展中心副總監梁智熊指,早前與路德會青欣中心合作,首度將原本用作觀察消費習慣等心理學現象的「眼球活動追蹤」(Eye-tracking)技術,應用在戒毒研究上,希望更準確了解年青人的戒毒成效及「心癮」。

研究計劃共涉及92名參加者,包括8名吸毒人士、16名戒毒人士、36名剛戒毒者,以及32名完全沒有吸毒的人士。研究人員要求所有參加者觀看多組與毒品有關的圖片,分析他們眼球注視的位置、時間及長度。結果發現,吸毒者較易被與毒品相關的圖片吸引,他們注視毒品圖片的時間亦較長。其中一名參加者大暉(化名)笑言,過程猶如「打機」,測試過程沒感到反感或不適。

測試以隨機形式顯示圖片 紀錄參加者注視情況

梁智熊解釋,為避免讓參加者中途有時間思考,作出自我掩護、不真確的反映,所以測試圖片以隨機形式顯示,且多達80多組圖,每組圖停留時間可能只有半秒至一秒,期間系統會紀錄參加者的注視情況,最後才要求參加者填寫濫藥程度測量表。梁指出,同類技術的檢測準確度可超過9成,相信有關技術可減輕戒毒人士不被尊重的感覺下,測量其吸毒「心癮」。

成功戒毒者陳雪瑩亦有參與是次研究,她直言,「吸毒是一時,但戒毒需要持守一輩子」,認同測試可協助了解戒毒者情況。她鼓勵其他戒毒者參與路德會青欣中心的「WE-CYCLE」活動,認識其他同有吸毒經歷者,一起邊運動邊走進社會,建立新的社交圈子。

路德會青欣中心(濫用精神藥物者輔導中心)主任陳曉暉表示,吸毒是「易戒難守」,需要有動機讓戒毒者堅守信念,而其中運動戒毒治療成效顯著,除了有助鍛鍊參加者體能,亦可助他們建立信心、尋回自我價值,加強遠離毒品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