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研新技術 約1萬元可抽血測早期癌症 最快半年後推出市場

撰文:鄧穎琳
出版:更新:

現時本港多以影像檢測及手術抽取病人腫瘤組織化驗,來檢測癌症,城市大學生物醫學研究團隊今日(19日)公布,研發出新的檢測技術,只需抽取病人約4毫升血液,便可在約五分鐘內可分選出癌細胞,若樣本被發現含4個或以上癌細胞,即意味患癌機會較大。團隊指發現到癌細胞的準確率可高達9成,惟現階段檢查未能反映癌細胞源頭,即未能在同一檢查中找出病源。團隊已將技術化成儀器,並於今年第三季投產,料最快半年後可在本港市場上應用。

城大生物醫學院研究團隊研發出新的檢測技術,只需抽取約4毫升血液,便可在約五分鐘內可分選出癌細胞。(鄧穎琳攝)

癌症屬本港頭號殺手,新症個案數字更逐年攀升,醫管局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早前公布2017年癌症數據,新症數目高達33,075宗,創至少九年新高。

城大生物醫學研究團隊早前與其他本地及海外學者合作,透過「微流控芯片的細胞操控與檢測技術平台」研發出新技術,運用微流控晶片將血液內的癌細胞及其他廢液分開,統計樣本內的癌細胞數量,若發現4個或以上癌細胞即有頗大機會患上癌症。檢測方法簡單,只需抽取約4毫升血液,放進機器內,約五分鐘可分選出癌細胞,得出報告,比現時常用的影像檢測或手術抽取病人腫瘤組織作化驗來得更快捷及減少痛楚。

城大生物醫學系高級副研究員余瑋健解釋,微流控晶片粗幼與人類血管相若,透過微細控技術及細胞表面標誌物,可直接從血液中識別癌細胞。團隊研發的癌症早期篩查和疾病監測突破性技術,已在內地多間醫院或診所作對照測試(即找健康人士,與乳腺癌、肺癌及結直腸癌確診者對比),累積約2,000宗臨床案例,相信準確率高達9成。

團隊指,新技術可檢測除白血病、腦瘤或血管瘤外的癌症,不分年紀、性別、病歷及長期服藥者也可用。除了是全球同一原理技術中最快得出結果的技術,更可比影像檢查早3至6個月發現癌症。

城大生物醫學系高級副研究員鄒恒解釋,一般0.1毫米腫瘤是生長時間為約10年或以上,但再發展成0.5毫米最快只需約兩年,而新技術可發現少至0.1毫米的腫瘤,令檢測出最早期(第一期)癌症準確率達約75%,比業界高出逾一倍;他認為,及早發現可提高病人警覺性,並監察病情,「未必一定是癌症,有機會是炎症、免疫系統問題或腫瘤。」由於新技術只能找出癌細胞,未能識別癌細胞的源頭,故若被診斷出或患癌後,須再作其他檢查找出病因。

除了有助及早篩出癌症病人,新技術也可作跟進癌症治療之用,減低擴散機會。余瑋健指,檢查亦可監測藥物在治療過程中的療效,以便及早分析需否換藥或轉治癌方案。

余瑋健形容,液體活檢在未來十年存有優勢,「是重要時候,轉化技術成產品」,故他們在2017年成立初創企業「晶准生物醫藥集團有限公司」,是次技術已授權予該公司。機器已獲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NMPA)認證,料下月可獲歐盟體外診斷醫療器材(IVDD)CE認證。

團隊成員之一、「晶准」的首席運營官黃園透露,目前正與香港、澳門、德國、葡萄牙、西班牙、土耳其等地的醫療機構協商,料最快在2020年中可投入香港市場,平均每次檢查費用約1萬至1.5萬元,未來將研究透過同一檢測,測試病人會否對藥物敏感或有抗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