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規定國民教育獨立成科或規定教授時數 教育局:校本自決

撰文:陳淑霞
出版:更新:

社會有聲音批評,反修例風波源於本港國民教育不足所致,有立法會議員關注國民教育及《基本法》於校內推行情況,教育局回覆特別財委會文件表明,一直致力推動相關教育,將繼續向學校增撥資源,但不會要求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課獨立成科或規定教授時數。
至於師生涉及違法甚至暴力的事件,局方認為令人憂慮及痛心,會加強價值觀教育工作,內容涵蓋「遵守法規」、「法治精神」、「責任感」、「尊重他 人」、「辨識資訊真偽」等課題。

教育局指,一直致力推動《基本法》教育。(資料圖片)

無要求德育課獨立成科 教育局:校本決定及彈性安排課時

教育局回覆指,局方有透過各學科課程、教師培訓、學與教資源、內地交流、 本港中小學與內地姊妹學校交流合作,以及不同的全方位學習活動等,讓師生全方位認識國情,以教育局舉辦的學生內地交流計劃為例,過去5年每年平均開支為7,110萬元,2020/21學年的預算開支為1.15億元。

被問到會否建議學校訂立德育課指定時數,教育局表示,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是全人教育的重要元素,惟局方並無要求學校必須開設獨立的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課來教授。不少學校都設有不同名目的課堂,如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生命教育課等,以推行價值觀教育。學校可因應校情, 包括按學校的辦學理念及學生的學習需要,彈性安排課時,靈活結合課堂內外各種學習活動進行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加強培育學生的正面價值觀。

至於《基本法》教育方面,局方表明一直致力推動,包括讓幼稚園學生在幼兒段階初步認識國情,欣賞優秀的中華文化,以便學生順利銜接小學階段學習《基本法》概念。中、小學方面,教育局持續地採取多元化措施加強推行《基本法》教育,包括為學生舉辦全方位學習活動,編訂學與教資源、為辦學團體、學校領導層和教師提供相關師資培訓等。

教育局亦為學校領導提供培訓,例如新校長入職培訓課程、高級行政人員 教育行政及管理課程等,課程內容包括闡釋《基本法》的憲制地位、「一國兩制」的重要性,以及在學校內推廣《基本法》教育的經驗分享。教育局會因應推廣《基本法》的發展和學校的需要,靈活運用現有的資源,為學校提供適切的專業支援,加強《基本法》教育。

教育局:尊重專上院校《基本法》的教授自主

專上院校方面,教育局尊重專上院校在課程設計的自主,同時也鼓勵院校協助學生全面及準確地了解《基本法》和「一國兩制」,增強國民身份認同。各大學會舉辦不同的公開講座、研討會和工作坊,內容涵蓋有關《基 本法》、管治與政治、以及國民教育,不少院校亦提供相關的通識教育和跨學科課程,以提高學生對於《基本法》的了解。大學可繼續善用其資源, 按需要推廣及教研《基本法》和「一國兩制」等課題。 

教育局又提到,在持續多月的社會事件,有師生涉及違法甚至暴力的事件,令人憂慮及痛心,將加強價值觀教育的工作,包括將「感恩珍惜‧積極樂觀」作為今學年及未來兩個學年學校推展價值觀教育主題,鼓勵全港學校營造正向教育氛圍。局方亦會製作更多「生活事件」事例的學與教資源,內容涵蓋「遵守法規」、「法治精神」、「責任感」、「尊重他人」、「辨識資訊真偽」等課題,讓學生學會於網絡世代持守道德,學習尊重和包容不同意見,亦會進一步為中小學校長和教師舉辦專業培訓課程,提升專業能量,於校內營造有利氛圍,鼓勵家長參與,一 起推展正面的價值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