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港大揭病毒複製量高傳染力強 袁國勇:7月前難斷尾

撰文:鄭翠碧
出版:更新: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橫掃全球」,全球累計感染人數已超過160萬,死亡總數亦高達逾十萬人。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聯同微生物學系、瑪麗醫院等專家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新冠病毒較沙士病毒更快在肺部複製,在48小時內,人類肺部組織的新冠病毒數量較沙士病毒高3.2倍。同時,新冠病毒較少引發肺部免疫反應,因此病人病徵較輕微,甚至有無病徵的隱形病人。
現時本港疫情似乎減退,不過袁國勇指出,即使進入炎夏,疫情可能持續,直指7月前也無望斷尾,「限聚令」等政策可因應單日確診個案而調整。不過他預計疫苗最快在下年可面世。

港大研究顯示,在48小時內,新冠病毒的核衣殼蛋白(上圖左)的複製量,較沙士病毒的核衣殼蛋白(下圖左)多3.2倍。(黃寶瑩攝)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及瑪麗醫院微生物學系及外科學系的研究人員建立了全球第一個體外人類肺組織感染模型,用於研究新冠肺炎COVID-19的發病機制和治療方法。

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臨床助理教授陳福和醫生指,六名在瑪麗醫院接受肺部切除手術的病人,捐出他們部分健康的肺組織,以作今次研究之用,六名病人是三男三女,年齡介乎47至64歲。團隊比較了新冠病毒和沙士病毒在體外人肺組織模型中的感染力、複製效率、細胞嗜性和免疫活化等特徵。結果發現,兩種病毒在細胞嗜性上相似,均可感染I型和II型肺細胞和肺泡巨噬細胞,但就有兩個明顯分別。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料7月前,新冠肺炎難斷尾。(黃寶瑩攝)

新冠病毒抑制干擾素 未能喚起免疫反應

第一,陳福和表示,沙士病毒感染肺部組織後,組織內的病毒量最高上升近20倍;而新冠病毒就可在組織內複製高達100倍。平均來說,新冠病毒比起沙士病毒,在48小時內可以複製多3.2倍的病毒量。由於肺組織在人體外最多只可存活48小時,研究未能比較48小時後的病毒情況。

另一方面,新冠病毒較難引起身體的免疫反應。陳福和稱,人體內有一種干擾素,可以抑制入侵的病毒,也可喚醒身體的免疫反應,研究團隊利用沒有受感染的肺組織做基線,發現被沙士感染的組織,其干擾素增多十倍以上,但新冠病毒感染的組織的干擾素只增加兩、三倍。此外,沙士病毒感染會令13種「關鍵炎症因子」上調11種,代表容易引發發炎;但新冠病毒感染則只會上調當中的5種。

陳福和形容新冠病毒就如忍者一樣,避開身體免疫系統反應。 (黃寶瑩攝)

病毒如忍者 唾液每亳升可高達一百億顆

陳福和形容新冠病毒就如忍者一樣,「好似忍者咁避開晒⋯⋯就算佢48小時內不斷繁殖,但係都唔會令你發現,你唔會產生足夠強嘅干擾素反應去控制(病毒)繁殖,係好利害嘅手段!佢唔會令人有炎症,唔似沙士咁好容易令你身體察覺到,然後嘗試去控制佢。」

袁國勇亦舉例指,本港也曾出現沒有病徵、病毒量卻非常高的患者,其唾液病毒量可高達一百億顆:「之前有患者口水病毒量每毫升有一億粒,但有啲外國返嚟嘅年輕患者,每毫升口水有一百億粒病毒,但佢都可以無病徵,甚至喺病房做運動!」他透露,部分患者病徵輕徵,照肺片亦未必發現到有問題,僅透過做電腦掃瞄,才得知他已受感染。

研究利用六名病人捐出的肺部組織進行測試,結果顯示新冠肺炎病毒及沙士病毒複製量有明顯分別。(黃寶瑩攝)

被問到如果大量病毒留在體內,而又沒有發病,對身體會有甚麼影響時,他指仍需更多研究才可確定,但現時的患者最後都會產生中和抗體,「即使有一百億粒病毒,只要有抗體3至5日,病毒就會跌(相差)一千倍,甚至十萬倍。」至於有患者失去味覺、嗅覺,袁國勇推測,或因唾液、鼻咽的病毒數量高,令神經細胞受到傷害,但仍需更多數據證實。

袁國勇稱,干擾素分泌等同先天免疫反應,可以令人有咳嗽、發燒等病徵早出現,但現時新冠病毒卻無引發干擾素出現,更可能影響後天免疫反應,「中和抗體出現慢咗,通常人會先有抗體igM產生,然後先到igG,但今次呢個病igG同igM差唔多同時出現,甚至igG早少少添!」他續指,是次研究證明現時使用干擾素去治療病人是合適做法,因為可抑制病毒,也可喚醒身體免疫系統反應。

袁國勇(中)指出,本港早期只留意患者病徵、病狀的做法欠穩妥,應做更多檢測,找出隱形患者。 (黃寶瑩攝)

7至9月仍要「可能對住幅牆食飯」

袁國勇坦言,即使在新型病毒有大爆發的疫區,也只有3至10%人有抗體,「九成人無抗體,就算所有嘢停止運作,都唔可以阻到病毒重來!」他指,沙士時使用圍堵政策在6個月內可控制到疫情,但今次面對新冠病毒時卻不太可能,「呢個方法只可生活落去,醫療系統唔會癱瘓」,他預計疫情在7月前都不會消失,而在7至9月,因應氣溫轉熱,病毒理應沒那麼易傳播,屆時市民也應做好感染控制措施,例如外出吃飯時與人保持距離,「可能對住幅牆食飯」,而政府也應提升檢測量,「市民去辦公室前、返學前都做病毒測試,確保無受感染⋯⋯應該提升檢測能力,幾時想知一個人有冇事都可以即刻知道。」

他建議市民上班上學前也應檢查自己有無病徵,量體溫、戴口罩、做好手衛生,「咁樣社會先可以運作返,直到有疫苗。」而他相信,疫苗最快在下年才會面世。

+17

被問到政府是否需要繼續推行「限聚令」等政策時,袁國勇稱,如確診個案數目仍然在雙位數字時,就應該較為緊張地去處理;而如果數字回落後,再有上升趨勢,屆時可再推出限制措施及呼籲市民合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