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館「饒館」分館最後一日 訂座爆滿 員工難捨老友記

銀杏館「饒館」分館最後一日 訂座爆滿 員工難捨老友記
撰文:林樂儀
出版:更新:

聘用長者的社企餐廳銀杏館,位於美孚饒宗頤文化館的分店(饒館)因不獲續約,今日(30日)最後營業。太古新分店最快於10月尾才開業,部分有經濟困難的員工手停口停,未能等待新店開張,需另覓工作。儘管結果未如人意,但有員工認為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大家終有一日會相聚。營業的最後一天,全日都由Wonderful Band 演唱,晚上預約座位全爆滿。有下午光顧的熟客表示感到可惜,雖然仍有多間分店,但直言其他分店難找回饒館的味道。

今日下午自助餐時段,有不少食客光顧。(林樂儀攝)
今日下午自助餐時段,有不少食客光顧。(林樂儀攝)

銀杏館饒館位於饒宗頣文化館的中區,要走上兩層樓梯才可到達。在一棟棟一式一樣的建築中,要找到銀杏館的招牌並不容易,但記者卻被Wonderful Band 長者樂隊Raymond的歌聲引領,推開銀杏館的大門。今日由於是上班日,因此中午客人不算多,銀杏館業務發展經理羅金成透露,晚上的預約已爆滿,許多客人專程來光顧。

羅金成指,有十多名員工手停口搞,需即時搵工。(林樂儀攝)

部分員工將轉到太古及油麻地分店

饒館聘用了50名員工,羅金成指,公司在太古及油麻地已覓得舖位開新分店,兩店所需人手約共80人,足夠吸納饒館所有員工,但由於兩店分別要到10月尾及12月才開業,有十多位經濟有困難的長者員工無法待着等,需另覓工作,料未能歸隊,「有啲長者手停就口停,所以迫於無奈要出去揾工,佢哋都有社工協助,我哋無刻意問佢哋有無出去揾工,唔想畀太大壓力佢哋。」

Wonderful Band 今日全日演唱,給員工和食客一個笑着離開的演唱會。(林樂儀攝)
殷先生一年多前才由結業的太子分店調到饒館,想不到又要再次面對分店結業。(林樂儀攝)

年屆72歲的殷先生在銀杏館太子分店工作了一年多,但因該店未能續約,而被安排到饒館。他對於饒館再面臨同樣的厄運,他稱「得淡笑」,他被分派到油麻地分店工作。殷先生憶述加入銀杏館的原因,他指當時已退休了十年,每日留在家中份外無聊,又認為自己身體尚可,所以想作多點嘗試,「我嘅精力分分鐘比年輕人仲好,喺到返工好似去茶樓飲茶咁,識到好多朋友仔,而且又唔需要做嘢搏升職,完全無壓力。見到自己一把年紀仲做到嘢,好滿足!」

公司體諒 想請假從來都不拒

在饒館工作,最令殷先生難忘的是這裡的人情味,「有時8號風球或有紅雨,公司會打嚟叫我哋唔好返工,經理又好體諒老人家多病痛,我哋想請假從來都唔會say no。」

在該館服務了六年的盧女士被派往油麻地分店,她指在這裡工作最大的得著是認識了一班「老友記」,大家之間的感情是日積月累,不能用筆墨去形容。雖然有部分員工未必能歸隊,但她堅信,「無論佢哋去邊工作,最後都會返嚟呢到,我哋會相聚。」

盧女士說最大得着是認識了一班「老友記」。(林樂儀攝)

在銀杏館服務了六年的盧女士將改往油麻地分店工作,她指在這裡工作最大的得著是認識了一班「老友記」,大家之間的感情是日積月累,不能用筆墨去形容。雖然有部分員工未必能歸隊,但她堅信,「無論佢哋去邊工作,最後都會返嚟呢到,我哋會相聚。」

不少食客留言叫員工加油。(林樂儀攝)
趙女士常帶來港的朋友到饒館「食件餅」。(林樂儀攝)

食客稱未必會光顧其他分店

一班長者多年來盡心盡力地工作,加上餐廳環境優美,成功吸引一群客人持續光臨,黃小姐便是其中一員。她三年前參觀饒宗頤文化館時,就對饒館一見鍾情,「喺香港生活咗咁耐,都唔知喺美孚呢個鬧市中,有個具歐色風情嘅地方,如果入夜,燈火通明時更覺得自己去咗歐洲。」她讚揚長者員工不遺餘力地工作,效率很高,特別欣賞這裡的樂隊Wonderful Band歌聲美妙。她直言不會轉為光顧其他分店,「不在饒宗頤文化館的銀杏館,感覺唔同,味道都唔同。」

另一位熟客趙女士不知今日為饒館最後一天營業,知悉後倍感可惜,「我每次有朋友嚟香港,我都一定要帶佢哋嚟食件餅,休息吓。呢到就好似香港其中一個必去嘅景點。」

員工趁今日有空閒自拍留念。(林樂儀攝)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