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野公園首季山火燒毀15個維園面積樹木 4640棵樹遭殃

撰文:勞敏儀
出版:更新:

近月山火頻生,漁護署表示今年首三個月郊野公園發生的山火燒毀301.2公頃樹木,估計4,640棵樹木遭殃,面積等於15個維園。當局指,今年首季發生9宗山火,較去年同期增加3.5倍。
此外,今年第一季郊野公園垃圾量為874公噸,比去年同期上升24%。環團綠惜地球對數字感驚訝及失望,促請政府加強愛護郊野教育,並檢討現時防止山火策略,包括有系統調查及分析山火起因。

馬鞍山鹿巢山發生一場燃燒長達20小時的火災。(資料圖片 / 梁鵬威攝)

山火毀逾300公頃郊野公園林木

根據漁護署資料,過去五年郊野公園範圍內的山火宗數介乎13至29宗,去年1至3月山火燒毀94.1公頃郊野公園林木,涉及兩宗山火;但今年首季已急增至301.2公頃,共錄得9宗山火,當中包括2月中旬馬鞍山鹿巢山大火,城門針山及草山一帶的山火亦頗嚴重。有關數字還未計及今年4月大欖涌郊野公園發生的山火。

綠惜地球協作總監鄭茹蕙表示,今年是「旱春」,雨水減少,估計起火原因或與天氣有關,但仍有山火原因未明。她稱,清明節前後的山火或與掃墓有關,但亦有山火在農曆新年前夕發生,估計未必是掃墓引致,但政府沒有深究火從何來,建議政府制定防火策略及就山火起因進行數據分析,找出起火源頭才能作出針對性教育工作,而非大包圍式估算是掃墓人士或郊野人士引起的山火。

漁護署署長梁肇輝上月回應議員質詢表示,早年郊野公園山火每年有數百宗,至近年減少至20至30宗,會透過不同措施減低山火,例如利用山火瞭望台及當值人員監察,在清明重陽期間派專員看守,也需要村民及掃墓人士配合,相信有效減低山火機會。

上月元朗大欖郊野公園發生大火,將大量樹木焚毀。(資料圖片/余睿倩攝)

此外,近月不少市民到郊野公園呼吸新鮮空氣,今年1至3月共錄得874公噸,比去年同期的704公噸,增加24%。鄭茹蕙認為,漁護署「自己垃圾自己帶走」的宣傳活動有成效,但近月不少市民湧入郊野公園,發現行山徑的膠樽數量增加,約兩小時已發現5、6個膠樽,亦發現有果皮、粟米芯、蘋果芯等,估計部分行山客仍誤以為可以自然分解。她希望政府可加強教育及執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