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社會事件負面影響大 專家憂疫情夾擊易誘發抑鬱焦慮

撰文:陳淑霞
出版:更新:

本港過去一年經歷重大轉變,一項調查發現,社會事件、新型肺炎疫情及經濟下滑3大打擊下,受訪者受社會事件的負面影響最大,其次為疫情。有18.4%及21.6%受訪者直言感到中等以上抑鬱及焦慮。
有專家表示,相關等級意味已響起「警號」,又指創傷港人情緒的事件接二連三發生,憂慮會有情緒放大效應。專家又指,近日疫情爆發,與市民距離較近,低落情緒相對較為顯著,建議市民培養正向思考,包括每日抽時間進行冥想及呼吸練習等活動,在種種限制下主宰自己思想。

疫情持續大半年,港人憂心受到感染。(歐嘉樂攝/資料圖片)

香港忠僕事奉中心與心理健康會,於今年5月15日至6月15日期間,成功以問卷方式向1262位市民收集意見,28.4%是男士,餘下71.6%為女性。調查結果顯示,社會事件、新冠肺炎及經濟下滑三大創傷性打擊當中,以平均分(0至10分)計算,受訪者認為社會事件的負面影響最高,錄得5.8分,其次為新冠肺炎及經濟下滑,分別是5.68分及4.39分。以上三項事件,男女受影響程度相若。

社會事件影響方面,倘以年齡劃分,15至19歲影響最大,平均分達6.39分;疫情影響下則以20至29歲最受影響,平均值達7.1分;經濟創傷下,則以40至49歲的年齡群組最首當其衝。
 

心理健康狀況方面,受訪者過去兩星期的抑鬱程度及焦慮程度,平均值各錄得3.81分及4.03分,回答逾5分或以上者,分別佔18.4%及21.6%。快樂指數方面,受訪者的整體快樂指數較去年下跌,由去年同類型調查的平均6.39分,跌至今年的5.65分。不過,去年的數據僅計及首4個月情況。
 

三大創傷事件當中,以社會事件錄得最高平均分,臨床心理學家、香港心理學會前會長鄭健榮表示,相關現象可用心理預期理論作解釋,過去10多年來,市民對經濟下滑已屢見不鮮,故負面心理影響較少;市民亦因2003年沙士肆虐,對疫情有某程度上的危機感及控制感;惟社會事件卻是在本港前所未見,在毫無任何心理預期下,市民對事件的不確定性及相關負面情緒容易高漲。

他又提到,社會事件雖已逐漸冷卻,但不少人於期間產生不安感,或有人際衝突,甚或暴力情景歷歷在目,易致創傷後遺症;疫情下,則有人誘發強迫症,惟隨著疫苗進一步開發或疫情受控,相信或可平復情緒,至於國安法立法,則是一體兩面,會否誘發更多情緒壓力,需時觀察事態發展。臨床心理學家黃志明亦補充指,近日疫情不斷擴散,與市民距離最近,故抑鬱及焦慮情緒較為顯著,「依家焦點都係注目於疫情。」
 


黃志明指,受訪者的抑鬱或焦慮程度倘達5分以上,便屬於中等級別,意味已響起警號,他又提到,有病人憂心社會事件的示威及衝擊,近期爆發疫情,情緒更趨焦慮,包括擔心自己或身邊人中招,黃提醒指,3項重大事情夾擊下,情緒會有放大效應,亦相信會有更多市民陷入情緒困擾,如出現徵狀者,應盡早求助醫生或社工,「千祈不要冷待。」
 

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講師曾偉洪指,倘市民持續出現抑鬱及焦慮情緒,會影響生活及工作層面,連帶身邊人亦會受累,或有漣漪效應,他建議,港人面對疫情的種種限制下,可每日抽時間進行冥想及呼吸練習等活動,亦可尋找疫情下所洐生的正面意義(meaning making),從而轉化作靈性學習,協助過渡逆境。
 

▼第三波疫情 第二輪新措施▼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