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徵費死因|淘大曾試行 居民嘆嘥心機 促政府分階段推行

撰文:黃金棋
出版:更新:

垃圾收費討論長達逾15年,港府亦多次在不同屋苑進行試驗計劃,為落實垃圾收費進行準備。然而立法會垃圾收費條例草案委員會早前通過終止審議工作,意味計劃要落實就須重走立法程序。
位於九龍灣的淘大花園曾兩次為政府進行垃圾收費試驗。眼見垃圾收費「胎死腹中」,淘大花園前業主委員會主席葉興國坦言,試行後多年仍未能推行到計劃,難免感到氣餒及「嘥心機」,「效果都唔差,居民反應都好正面,政府應該用呢啲例子去推廣,唔好得個講字」。
不少立法會議員質疑垃圾收費會令本港變「垃圾圍城」,葉指試行後發現情況絕無僅有,「大部份香港人都有良好環保意識」。他又提出,政府可考慮分階段實行,在工廈、商場等設施中先行。

垃圾徵費「死因研究」系列

垃圾徵費死因|前環境副局長陸恭蕙:政治是主因 政府要更有野心

垃圾徵費死因|建制憂地區民意反彈拒支持 發言相似民主派批拉布

垃圾徵費死因|淘大曾試行 居民嘆嘥心機 促政府分階段推行

+1

淘大花園在2014年曾協助政府進行垃圾收費試驗,比較按重量、體積及專用垃圾袋收費三種方法,哪一種實施時會較為有效。結果發現,三種方法中以專用垃圾袋最理想。第二次試驗則是於2017年,試驗使用專用垃圾膠袋實際上的困難。

兩次試驗計劃同樣試行半年,葉興國形容「效果都相當滿意,有60%居民參與計劃,自願性質之下都好積極」。第二次試行屋苑家居廢物減少約20%,而回收物則增加約30%。他又認為,垃圾收驗試驗成為契機,令淘大花園變成「環保屋苑」,現時屋苑內有不少回收設施,甚至亦設有廚餘處理機,可供居民回收廚餘。

+2

港人有良好環保意識 不擔心變「垃圾圍城」

雖葉認為試驗計劃成效顯著,但亦面對不少困難,「唔少居民都唔明白點解要用專用垃圾袋」,因此他當時曾舉辦不同講座及大力宣傳。

另外,初期居民亦不習慣要將回收物分開處理。但葉興國指現時不少居民都在家中已實施源頭分類,更會先清洗乾淨後才棄置到回收桶。以其家庭為例,指其太太習慣會先將膠樽等分門別類放在廚房的垃圾桶旁邊,每日出門就將回收物棄置到樓下的回收箱,「就算今時今日我哋試個計劃過咗成幾年,都成日見到街坊自動自覺攞(回收物)落嚟」。

不少人擔心若實行垃圾收費,市民或隨處棄置,令本港變成「垃圾圍城」。葉興國指,當年淘大花園試行時亦有過同樣擔心,「會唔會棄置落街,或者拎番公司先棄置,當時係好多呢啲諗法」。但兩次試行計劃後,他發現這些情況是絕無僅有,「估計每戶一日只係畀一蚊,相信唔會為咗錢而冒咁大險,同埋大部份香港人都有良好環保意識」。

促工商業先行 「三無大廈」可較遲實施

「垃圾徵費都講咗10幾年,但係一次又一次未能夠實施,令好多居民都好失望」,對於垃圾收費多年未能實施,葉興國亦十分無奈。他又舉出膠袋徵費計劃為例,認為如果不實行便不會知道具體會發生的問題,「要實行咗先知問題可以點解決」。

葉認為,任何計劃若要一次過實施或會面對困難,提出政府可考慮分階段實行,在某些行業先行,如商業大廈、工廠大廈、商場,以及大型屋邨,成本效益或會更佳;而「三無大廈」、鄉村等執行難度更大,故可考慮較遲才實施。對於政府計劃於多個公共屋邨進行實踐計劃,對此葉直言「當做了這麼多試驗計劃後,我覺得無論政府、立法會都好,希望可以上下一心盡快推行計劃,否則永遠停留喺講嘅階段」。

淘大花園於2014及2017年曾協助政府進行垃圾收費試驗。(黃寶瑩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