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手部探熱準唔準? 專家:易受環境影響 不準確應避用

撰文:黃金棋 麥凱茵 溫嘉敏
出版:更新:

本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政府規定食客進入食肆用餐前要先探熱。為符合規定,有食肆放裝紅外線探熱儀,但亦有不少食肆改用手部探熱器。有專家認為,以手腕作探熱所得出的溫度不準確,因容易受環境因素影響,如探熱前觸摸冰水,所量度到的體溫會較低。專家更直言,「有邏輯思考嘅香港人都會明」,故不應以手部作量度體溫的方式。

市面上不少食肆、商場近來亦改用手部探熱。在網上亦見到不少標榜可以手部探熱的紅外測溫儀出售,搜尋發現一部產自中國的紅外溫度測試儀連腳架,售價介乎400元至600元。而在內地網購平台上,有探熱器的短片亦是用手部作測試;而價錢則大約為一百多元人民幣,亦有部份價格僅約60多元人民幣。

食客相信食肆的探熱措拖嗎?劉先生直言自己不是專家,不評論防疫措施,「最重要係你身邊同你食飯無事。」也有市民認為,防疫措施只是作個樣,無太大實質作用。

▼9月11日起重開及繼續限制措施一覽▼

+20

曾祈殷:之前未曾聽聞以手量體溫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認為手部探熱方法不準確,笑言因今次疫情才「出現啲咁嘅嘢」,之前未聽聞過以手量度體溫的方法,估計是因「嫌麻煩」故採用手探。他指手探方式受很多環境因素影響,如探熱前觸摸冰水,「咁一定度到低啲」;又如觸摸過熱水或將手插入褲袋一段時間,量度出的結果亦會較暖。

他又指,臨床及在醫院亦不會用手探的方法為病人量度體溫,認為不應使用這種方式,直言「有邏輯思考嘅香港人都會明,邊個醫生話(手探)可以的話,我都好想同佢溝通下」。而額探、耳探及口探中,以耳探及口探準確度較高,因可量度到身體的核心溫度,但涉及成本及感染控制問題,如耳探每個使用者亦須更換新的膠套。

額探實質亦會受「粉底」影響量度

至於現時大部份場所使用的額探,曾祈殷指其實非一個標準做法,因同樣受外來環境因素影響,如頭髮覆蓋、女士粉底太厚等,量度時亦可能不準確,當局亦曾發指引建議醫務所等應使用耳探及口探較為理想。曾補充,額探以攝氏36度為發燒的參考指標,而耳探則是攝氏38度;口探發燒參考指標為攝氏37.5度。

▼復課指引▼

+5

梁子超:量度手腕或可免近距離接觸 惟準確度「會差少少」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同樣認為,表面溫度受環境溫度等因素影響,額頭因屬軀體部份故準確度會比四肢高,以手探準確度「會差少少」。然而手探可令探熱人士及被探者保持較遠距離,減低接觸感染風險。他又指,新型肺炎患者初期發燒病徵不明顯,探熱只是輔助角色,作用其實主要是提醒大家發燒時避免到人多聚集的地方,故量度手腕避免近距離接觸「或者仲有減少交叉感好處」。

他強調,所有探熱方法「本身都唔係好可靠可以排除到新冠肺炎」,內地不少地方亦已放棄探熱方式,並以了解行蹤的方式取代溫度探測。

▼01直擊火眼實驗室▼

+25

▼全民檢測計劃展開 市民及官員參與情況▼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