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歷史科|教育局小組不點名批評一名考評局職員 未按守則擬卷

撰文:麥凱茵
出版:更新:

考評局取消本年中學文憑試(DSE)歷史科中一條涉及中日關係的題目,教育局在6月成立專責小組檢視歷史科試題擬卷機制。小組報告今日(19日)提交予教育局,不點名批評一名考評局職員,在擬卷過程中未有遵守部分考評局的守則和規章導致事件。局方指,該職員只將部分在擬題前預備階段草擬的參考資料和試題擬稿,送交審題委員會備悉或討論,亦沒有向審題委員會提供處理敏感事宜的指引等,建議考評局要透過高層人員參與、全體審題委員會成員,獲得擬卷工作的所有會議資料等,以防類似事件發生。
考評局回應指,會仔細研究、積極跟進專責小組的調查結果及改善建議,以進一步強化質素保證機制,完善文憑試的擬題機制及措施。

涉案題目問考生是否同意「1900年至19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資料圖片 / 鄭子峰攝)

中學文憑試歷史科一條涉及中日關係,問考生是否同意「1900年至19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的題目在今年5月引起爭議。教育局要求考評局取消,同時責成專責小組跟進及檢討,成員包括局方、考評局代表及教育界人士。

教育局今日指,專責小組已完成調查,並批評一名考評局職員在擬卷過程中,未有遵守部分考評局的守則和規章,亦沒有實施既定的質素保證措施。

捲進試題風波的考評局評核發展部經理(歷史)楊穎宇(左),8月中已辭職。(網上截圖)

已辭職經理為審題委員會唯一考評局職員

報告雖沒有點名列明參與今年歷史科擬卷過程的考務人員,包括由一位試卷主席、一位擬題員、五位審題員、一位考評局經理(評核發展)組成的審題委員會,前七人皆為考評局聘任的局外科目專家,唯一的考評局職員為該經理。

負責今年歷史科的考評局經理為楊穎宇(Hans Yeung ),事件發生後,他已於8月中辭職,提及面對艱難的情況(difficult situation)。

職員未有敏感事宜指引交審題委員會

局方表示,該職員只將部分在擬題前預備階段草擬的參考資料以及試題擬稿,送交審題委員會備悉或討論,沒有向審題委員會提供處理敏感事宜的指引,又或提醒審題委員會成員須參考該指引,以及未有把在審核和校對階段收集的意見,提交審題委員會或試卷主席備悉和考慮,認為其做法使審題委員會在擬卷過程未能有效實踐集體負責原則,甚或導致未能及時發現和適當處理問題。

專責小組向考評局提出八點的改善建議,包括加強監察質素保證措施的實施情況,透過考評局高層人員的參與設立新的匯報渠道、全體審題委員會成員獲得擬卷工作的所有會議資料、改善審題委員會成員的提名程序、平衡擬卷過程的保密性和透明度等,以防止同類事件再次發生。

考評局積極跟進改善建議

考評局指,今日收到專責小組的調查結果及改善建議,會仔細研究、積極跟進,以進一步強化質素保證機制,完善文憑試的擬題機制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