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一文看清新措施 酒店改作過渡房屋 助青年大灣區發展

撰文:杜潔心
出版:更新:

2020年行政長官《施政報告》今日(11月25日)公布,特首林鄭月娥公布多項惠民措施及本港長遠發展方案,包括「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將延長半年至明年6月底;推行「躍動港島南」計劃,珍寶海鮮舫將交予海洋公園活化,以非牟利方式令海鮮舫在香港仔避風塘重生。
至於一直困擾本港的房屋發展問題,林鄭月娥亦表示已全數覓得興建316,000個公營房屋單位的330公頃土地,可以滿足未來十年約301,000個公營房屋單位的需求;同時亦宣布資助非政府組織租用合適和入住率偏低的酒店和賓館單位作過渡性房屋用途。
此外,部分措施亦包括中央全力支持本港發展的措施,如容許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指定港資醫療機構,使用已在香港註冊的藥物和常用的醫療儀器,以及支持香港確保新冠肺炎病毒疫苗供應,在有需要時,預留一定數量的內地研發或生產的疫苗供香港市民使用。

▼施政報告2020八大重點▼

+3

吸引人才 青年發展:

•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鼓勵在香港及大灣區有業務的企業,聘請及派駐本地大學畢業生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名額2 000個

•疫情穩定及恢復跨境旅遊後,民政事務局會資助十多個非政府機構推行「青年創業計劃」,預計批出約1億元

教育培育人才:

•教育局會在「優質教育基金」預留20億元,推出一項為期三年的計劃,一方面支持電子學習所需的配套,例如構建學與教資源分享平台和鼓勵教師分享優質教材

•強化老師及校長入職、在職及升職前培訓的工作;對於不稱職及失德的老師,教育局必定嚴肅跟進,包括取消嚴重失德者的教師資格

藥物資助及對不常見疾病患者的支援:

•「撒瑪利亞基金」和「關愛基金」會按現時既定機制增加兩個基金下涵蓋的藥物及放寬現有藥物的臨床準則,以加強支援癌症病人及不常見疾病患者的需要

特首林鄭月娥今日(11月25日)於立法會宣讀2020年施政報告。(張浩維攝)

優化「長者牙科服務資助」計劃:

•計劃擴大「關愛基金」下的「長者牙科服務資助」計劃,包括移除牙橋或牙冠和根管治療(杜牙根)服務;為已享用計劃服務最少五年並年滿75歲的長者提供第二次免費鑲配活動假牙及其他相關的牙科診療服務

▼議事廳眾生相▼

+5

優化社會福利安全網:

• 身體健全的綜援申請人╱受助人的所有保險計劃現金價值將會獲豁免計算為資產,為期一年,以協助更多失業人士渡過經濟難關

• 「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將延長六個月至2021年6月30日,政府將繼續為每月公共交通開支超出200元的市民提供三分之一的補貼,每月補貼上限為400元

• 港鐵公司與政府磋商後,決定將原定於今年年底結束的車費八折優惠延長三個月至2021年3月

• 在現有「短期食物援助服務計劃」服務合約完成後,從2021年8月開始,預留4億1千5百萬元的經常開支將計劃恆常化

▼重溫曾與施政報告結連的人與事▼

+19

福利及醫療開支增長:

•增加設施提供非經常撥款,包括額外3,000億元用作公營醫療和醫療教學設施和200億元購置私人處所作福利服務用途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童的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計劃在2018年10月恆常化,並在本學年把服務名額由3 000個大幅增加至8 000個,以及在2022/23學年把名額再增加至10 000個,藉此做到零等候時間

加強應對失業情況:

• 綠色行業:在未來數年投資一系列環保項目,估計可創造4 000個涉及科研、建築和工程、回收及運輸的就業機會

• 建造行業:要求各工務部門全速開展各類政府建築物及設施的翻新、維修和保養,加快公眾街市的翻新和小型改善工程

• 創科行業:政府會提供工資補貼,由香港科技公司招聘員工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汲取經驗

• 物管行業:政府正與大型物管公司合作,資助他們聘用更多有意在物管業發展的青年人

• 創意行業:政府會善用各個支持電影、設計、文化藝術、藝術科技發展的基金,並考慮同樣提供工資補貼

• 法律專業:香港作為國際法律樞紐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加上剛在大灣區落實的律師專業服務開放措施,香港需要培育更多法律專才

「香港好‧易行」:

•完善金鐘、灣仔北等地區現有行人連接系統,包括透過和記大廈和金鐘廊重建、連接海富中心和添馬天橋的政府工程,以及在「促進私營機構提供行人連接計劃」下太古廣場至夏慤花園天橋網絡的行人連接

優質海濱及公共空間:

•明年展開的海濱工程,包括全長兩公里、闊10米的東區走廊板道,連接銅鑼灣至鰂魚涌和西營盤東邊街北的海濱公園。爭取於2024年分階段完成這兩個項目

•荃灣青荃橋至灣景花園一段兩公里的單車徑於明年初開放;啟德發展區總長13公里的行人及單車共融通道,會分兩階段建造。首階段7.5公里預計於2023年落成;餘下5.5公里將在2025年後啟用

+6

活化舊區推行「躍動港島南」:

•制訂海洋公園的重生方案,深化和善用海洋公園在教育和保育方面的優勢

•活化珍寶海鮮舫。擁有海鮮舫的業主最近已同意無償捐贈海鮮舫給海洋公園,會以非牟利方式令海鮮舫在香港仔避風塘重生

•提升香港仔及黃竹坑一帶的文化及消閒設施,包括香港仔避風塘和海濱長廊、鴨脷洲大街等

市區更新:

•觀塘市中心市建局歷來最大的單一項目,待未來數年五個發展區陸續竣工後,觀塘市中心將展現全新面貌,市建局會以同樣的市區更新手法改善九龍城、土瓜灣、油麻地及旺角等舊區

交通運輸:

•港鐵公司將於本年年底向政府提交南港島線(西段)項目的建議書

•決定暫時不再推動引進專營的士的工作。此外,運房局正籌備修訂法例,分別就非法載客取酬及與的士服務有關的違法行為提高罰則

↓↓林鄭月娥周二展示新施政報封面↓↓

增加資助房屋供應:

•已全數覓得興建316,000個公營房屋單位的330公頃土地,可以滿足未來十年(即2021/22至2030/31年)約301,000個公營房屋單位的需求

•供應主要來自東涌填海、古洞北╱粉嶺北和洪水橋╱厦村等新發展區的農地和棕地、多幅改劃作公營房屋的用地、九幅分別位於啟德和安達臣道石礦場改撥為發展公營房屋的用地、粉嶺高爾夫球場部分用地

•下一年度的「綠置居」約4 700個單位將於明年分期出售,當中首批約2 100個單位預計於明年5月推出

•透過「租者置其屋計劃」屋邨的回收單位,將於每年的「居屋」和「綠置居」銷售計劃中一併出售,讓合資格的綠表申請人購買。房委會現正進行準備工作,將至今已回收的700多個單位與下一期「綠置居」一併推售

•市建局決定將「煥然懿居」毗鄰的重建項目訂為另一個「首置」項目,估計可在2024年推出約260個單位

•房委會轄下策劃小組委員會已決定於2022年年底清空石籬中轉屋,把用地作公營房屋發展,估計可於2028年完成重建

•實施先導計劃,資助非政府組織租用合適和入住率偏低的酒店和賓館單位作過渡性房屋用途

支援基層現金津貼試行計劃:

•以現金津貼紓緩基層家庭因長時間輪候公屋而面對的生活壓力,試行計劃將會為非居於公營房屋、非領取綜援而輪候公屋超過3年及並未被首次編配公屋的合資格「一般申請住戶」提供現金津貼

發展創新科技:

•將於今年12月推出「智方便」,初期會提供20多項常用公共服務,包括網上申請續領車輛牌照及電子報稅等

•推出為期五年的「傑出創科學人計劃」,估計將動用20億元

•協助港商拓展內銷市場,貿發局將聯同廣東省及有關商會推出一站式「GoGBA」平台,為港商提供全方位支援

撤銷非住宅物業雙倍從價印花稅:

•行政會議今早已通過修訂《印花稅條例》,特首亦行使法定權力,以公共收入保障令讓撤銷非住宅物業雙倍從價印花稅由明天(11月26日)起生效

創意產業:

•建議向「創意智優計劃」再注資10億元,進一步推動香港創意產業發展,以及為業界在疫情下適應新常態帶來的衝擊提供支援

•更積極推動有關界別向「藝術及體育發展基金」、「創新及科技基金」、「電影發展基金」和「創意智優計劃」申請撥款;為此在各基金預留合共1億元,亦會提供場地和配套設施作實驗用途

漁農業:

•在古洞南設立農業園,為農戶提供技術支援,預期明年至2023年分階段完成

•籌備於本港水域四個地點設立新養殖區,增加養魚產量,相關的環境影響評估工作正在進行,預計2022年完成|

中央全力支持措施:

•容許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指定港資醫療機構,使用已在香港註冊的藥物和常用的醫療儀器、放寬內地人類遺傳資源過境香港作研究用途

•港珠澳大橋實施「港車北上」的便利和加快落實「跨境理財通」

•逐步擴大「互聯互通」合資格股票範圍;同意加快香港上市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和內地科創板股票在符合特定條件下納入標的

• 支持香港國際機場按市場化原則投資入股珠海機場,參與其運營發展,進一步深化合作,建設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機場羣

• 支持香港與深圳共同建設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深圳園區和位於落馬洲河套的香港園區

• 優化落馬洲╱皇崗口岸,在位處深圳的新皇崗口岸採用「一地兩檢」,以釋放香港口岸區超過20公頃土地作其他用途

•參考港珠澳大橋「港車北上」的經驗,研究在港深陸路口岸亦實施「港車北上」

• 支持廣東省聯同香港貿易發展局及有關商會,為港企提供政策諮詢、培訓和企業對接服務,以便港商拓展內銷管道和對接電商平台

•在香港疫情可控的情況下,通過「健康碼」互認,逐步有序恢復粵港人員往來

• 支持香港確保新冠肺炎病毒疫苗供應,在有需要時,預留一定數量的內地研發或生產的疫苗供香港市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