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高危群組3%深喉樣本屬水喉水 梁子超:比例低、已預計

撰文:朱海棋
出版:更新:

深喉唾液是本港常用採集呼吸道樣本的方法,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日(27日)表示,有百分之三高危群組的深喉唾液樣本無人類基因,相信為「水喉水」。另外有報道引述消息稱,衞生署研究不再向要強制檢測的疫廈派樽,改為設立流動檢測站,有專家認為只有流動車數目不多,無法如派樽一樣大幅度覆蓋社區。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今早(28日)在香港電台節目《千禧年代》指,當局派樽時,已預計自我採樣方法有市民未必充份合作,而有關比例只有百分之三毋須憂慮,因為採樣本來都有其局限,假陰性機會達三成,若「水喉水」樣本牽涉強制檢測人士,當局亦可以執法。

▼ 12月27日 市民到西九文化區放風 外傭添馬公園享受假日▼

+2
+11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在同一節目稱,過往化驗時都有同事懷疑部分深喉唾液樣本來自「水喉水」,質素較好的樣本會較稠,處理時不會太稀,現時機場抵港及酒店檢疫人士都改由專人採樣,相信可處理漏洞。

《星島日報》引述消息稱,衞生署正研究暫停向社區,特別是被要求強制檢測的樓宇住宅派樽,改為在強制檢測指示的樓宇附近設立流動檢測站,其中原因是確保樣本質素,並提升檢測結果的準確度。

梁子超憂慮檢測站數量是否足夠大幅度覆蓋社區。(資料圖片/羅國輝攝)

梁子超同意,設立流動檢測站可以加快採樣,但憂慮檢測站數量是否足夠及人手調動的成本效益,反稱派樽可以節省人手,又能夠大幅度達致「願檢盡檢」,而且大部分人都合作,認為派樽檢測無問題。

何栢良亦認為,現階段無足夠人手即時全面取代派樽,但需要強制檢測的疫廈設立檢測站屬可行方法,亦贊成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建議,安排紀律部隊人員協助追蹤工作,「深圳有疫情會動員61萬人員上前線追蹤、採樣,香港動員人數未有公布,睇到各方面大量工作人手都唔夠」,亦重提3月時增設「電話亭」採樣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