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升至5.7年 再創21年新高 近10萬非長者等上樓

撰文:陳家怡
出版:更新:

公屋輪候時間再延長,房屋委員會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最新數字顯示,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7年,再創21年新高,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4年。兩者項數字皆持續惡化。

房委會解釋,主要由於火炭駿洋邨於去年大部分時間被用作檢疫中心,以及粉嶺暉明邨於去年年初被人惡意嚴重破壞,以致公屋未能如期進行編配。(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房委會公布,2020年12月底,約有153,900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99,500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7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4年。兩者的平均輪候時間較上一季,即9月底上升0.1年。

房委會:政府徵用駿洋邨及暉明邨遭破壞影響編配

房委會解釋,主要由於火炭駿洋邨於去年大部分時間被用作檢疫中心,以及粉嶺暉明邨於去年年初被人惡意嚴重破壞,以致公屋未能如期進行編配。房委會續指,早前的公屋編配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受影響。隨着駿洋邨及暉明邨已預配的公屋單位入伙手續陸續完成,以及整體的編配工作逐步恢復正常,房委會將盡力加快編配程序,以減低對編配進度的影響。

+3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柯創盛認為,公屋輪候時間回升屬意料之事,因為新公屋供應量長期低於《長策》目標,就算計及7至8,000個回收再编配單位,亦不足以應付每年新增申請,「條人龍永遠清唔切。」他指可見的5年內輪候時間都不會有太大改變,屬「坐五望六」。他認為,政府除努力拓地外,更應將「三年上樓」承諾與《長策》供應目標掛鈎,以免供應量長期滯後。同時亦要「多、快、醒」,盡快完成劏房租管立法,推出現金津貼及供應1.5萬個過渡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