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教山蓄水池|古諮會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主席蘇彰德:具重要價值

撰文:王潔恩
出版:更新:

深水埗主教山蓄水池早前因工程而意外曝光,水務署工程之後才煞停工程。後來古蹟辦擬將其列為一級歷史建築,古諮會今日(11日)開會討論。古諮會今日(11日)開會討論,最終通過上述的擬議評級。有關評級將會作一個月諮詢,然後再確認評級。

▼深水埗主教山羅馬式建築蓄水池曝光▼

古蹟辦今日與兩位水務專家一同出席會議。他們指,主教山配水庫建於1904年,是「九龍重力自流供水系統」一部份,最初名為九龍塘配水庫,而主教山配水庫和窩仔山配水庫僅為俗稱。

與教會基地位處同一山丘

雖然主教山配水庫只是俗稱,但當中亦涉及歷史原因。他們指,早年政府曾將土地租予「巴色差會」,並建立了九龍首個教會基地,選址與配水庫正正位處同一山丘,後來土地已售予「崇真會」。因此,他們在舊剪報中發現已發現「mission hill」的稱號,水務署在1951年的維修圖則亦出現該名字。

至於另一個別名窩仔山配水庫,亦可能與當時鄰近的窩仔街有關。

比油麻地配水庫大逾十倍

水務專家亦指,配水庫佔地約1,600平方米,比油麻地配水庫大超過10倍,容量有200萬加侖,故只能挖洞藏在山內,否則整個配水庫會很高。

代表說,配水庫以108條花崗岩石柱支撐,並以混凝土為拱頂、紅磚作拱圈,其石柱和拱頂天花都是仿羅馬設計。至於天花上的黃色痕跡,料為當時最高水位的「水痕」。雖然配水庫1951至52年曾加建牆壁,以設置瀝青防水層,阻止滲漏,但仍無損原貌。

曾設隧道作維修

代表更指出,配水庫座落在山底,故有隧道連接以讓工人維修,隧道口一般會以麻石砌成,但由於相關設施在1970年已停用,並由石硤尾配水庫取代,故隧道口已經封上。

至於油麻地配水庫則建於1894年,亦是「九龍重力自流供水系統」一部份,裝水系統是沒有鋼筋的混凝土。會上亦通過將油麻地配水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目標今年完成其餘配水庫評級

主席蘇彰德強調,若要評為法定古蹟,要必先成為一級歷史建築,故今天的評級具重要價值。他更指,古諮會目標在今年內完成另外3個配水庫的評級,期望屆時再一併審視5個配水庫的歷史價值,又指主教山配水庫成為法定古蹟,只是時間問題。

磅巷或源於「Pound Line」

另外,西營盤磅巷台階亦建議評為二級歷史建築,最終會上通過評級。古蹟辦的代表在會上表示,按文字記錄,磅巷的名字或源於「Pound Line」,可能代表了政府圈養動物的地方,「磅」有可能就是「Pound」的譯音。該代表指,磅巷在1859年仍然在草擬階段,但後來分階段建成,見證了該區的發展。

古蹟辦代表亦指,有兩段的樓梯已變成混凝土,但第一段磅巷的麻石台階完好,而在最頂的一段,雖然表面鋪上水泥,但底下是麻石,石級更是花崗石。古蹟辦形容,磅巷台階大致保存得很好,亦有很好組合價值。會上不少委員支持評級,有委會認為磅巷縱橫交錯,可勾劃整個太平山街的歷史,亦可了解華人聚居太平山街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