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放榜|滬江維多利亞學校誕5狀元 有人冀從醫 稱AI診治僅輔助
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BDP)昨晚(5日)放榜,滬江維多利亞學校有5名考獲45分滿分狀元及7名44分榜眼。該校111名IB學生共取得逾400份來自世界高等學府的取錄通知,當中六成來自QS世界大學排名首100的學府。
有狀元會到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修讀生物作為醫學預科,再修讀醫科,希望將來在世界各地從醫。近年人工智能技術普及,甚至協助醫生診斷、配藥等。該狀元認為僅是輔助角色,醫學更講求的是人與人的聯繫,「醫人要用心去醫,唔係好似機械人咁冇咩感覺」。
因父親家庭有肺癌史冀做醫生
滬江維多利亞學校狀元何珈琳打算到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修讀醫學預科,主修分子、細胞及發育生物學。她的父親有肺癌的家庭病史,令她深受感觸,「原來我身邊咁close嘅人,都會有呢啲疾病」。她說自己很喜歡小朋友,亦有參與游泳比賽,對婦女健康很有興趣,希望將來從醫時,能在婦科或兒科方面發展。
AI技術取代醫生? 何珈琳:要用心去醫
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領域應用日漸普及,陸續有醫療機構AI取代或輔助一些重複性的行政工作或診斷。何珈琳認為,AI非常仔細及精準,可協助研究人員專注在AI非力所能及的事情上,但僅是輔助角色,醫學更講求的是人與人的聯繫,「醫人要用心去醫,唔係好似機械人咁冇咩感覺」,又舉例雖然AI可以幫忙做精準手術,但仍需醫生最後把關。
狀元王俊燁希望到港大修讀科研專才啟導課程,將來成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另一狀元蕭朗哲則想到英國修讀化學,他說對做實驗十分感興趣,認為香港科研發展有潛力,希望將來會回港做研究。餘下兩位狀元,陳栢齡和張博睿則分別到加拿大和英國修讀人文學科和化學工程學。
榜眼鍾以謙:外國投資者信任香港法律系統
榜眼陳鎧盈和鍾以謙則希望修讀法律與商學雙學位,陳鎧盈說自己曾參與一個法律辯論比賽,學會如何就法律觀點辯論,激發了她對法律的興趣。鍾以謙認為香港普通法制度備受信任,深受外國投資者信任,才能一直保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