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可經母嬰傳染 10間公院產科推孕婦藥物治療減傳播

撰文:陳嘉慧
出版:更新:

嬰兒若經母嬰傳播感染乙肝病毒而未接受預防措施,有九成機會成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容易演變為肝癌、肝硬化等嚴重肝病。
醫院管理局推出新措施,為患上乙型肝炎且體內病毒量高的孕婦,額外提供一線抗病毒藥「替諾福韋」,以進一步降低分娩時的母嬰傳播的風險。全港10間設有產科的公立醫院均已參與計劃。

為高病毒載量孕婦額外提供抗病毒藥治療

本港50多萬人(7.2%人口)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母嬰傳播尤其值得關注,因90%受感染的嬰兒會發展為慢性肝炎,有更高風險患上肝癌、肝硬化等嚴重肝病。廣華醫院婦產科部門主管梁永昌表示,自1988年起,所有新生嬰兒均需接種疫苗,而若母親是乙肝患者,所生嬰兒另需注射免疫球蛋白,措施能減少九成母嬰傳播。

梁永昌表示,對於家庭來說,這不是比率問題,一旦患病影響非常大,冀「救得一個得一個」。醫管局正採取新措施,安排孕婦接受乙型肝炎病毒載量檢測,若數量超過20萬個國際單位,便安排抗病毒藥物治療,進一步減少低傳播。梁強調,抗病毒藥物治療會與現行措施並行。

懷孕第28周起服抗病毒藥 醫生:不增孕婦及胎兒風險

東區醫院內科顧問醫生勞偉祥表示,局方使用一線常用藥物「替諾福韋」,副作用少且輕微,一般是腸胃不適、頭痛、出疹等;而過去臨床數據和經驗顯示,懷孕期間服用,並不會增加孕婦及胎兒風險。他說,需接受治療的孕婦亦會轉介至護士診所,由護士講解治療的好處和副作用。

勞偉祥(右一)表示,局方使用一線常用藥物「替諾福韋」,過去臨床數據和經驗顯示,懷孕期間服用,並不會增加孕婦及胎兒風險。左一是梁永昌醫生,醫管局質素與安全部代理顧問醫生高君龍(中)(陳嘉慧攝)

勞偉祥指,一般安排在懷孕第28周至32周左右(懷孕第三期)開始療程,以避開胎兒器官形成期,並確保有足夠時間,將分娩時的病毒載量減至20萬個國際單位以下。勞提醒,孕婦產後需待醫生評估何時停藥,避免因自行停藥,導致肝酵素水平反覆的情況。

全港公院產科提供療程

醫管局質素與安全部代理顧問醫生高君龍說,今次計劃自2020年起,由瑪麗醫院及威爾斯親王醫院首先在去年1月推行,其餘8間設產科的公立醫院亦於去年8月起陸續參與計劃,即全港設有產科的公立醫院均已參與計劃。

參與人數方面,梁永昌指計劃推行至今,約1.5萬孕婦在公立醫院接受今次服務,以4%感染比率計,即約600名孕婦感染乙型肝炎,找到當中約六分一人(17%),即100人病毒載量偏高,其中八成人會經醫生處方抗病毒藥。他坦言,部分患病孕婦或對服藥態度保守而未參與計劃,期望隨着計劃推行及加強教育,參與率會上升。

醫管局質素與安全部代理顧問醫生高君龍(右一)說,瑪麗醫院及威爾斯親王醫院首先在去年1月推行今次計劃,其餘8間設產科的公立醫院亦於去年8月起陸續參與計劃,即全港設有產科的公立醫院均已參與計劃。(陳嘉慧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