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際准新醫生施高難度手術 取外科專科須13年 800宗手術練刀

撰文:張美蘭 朱海棋 李恩慈 鄭翠碧
出版:更新:

《香港01》獨家揭發中文大學醫學院教授、威爾斯親王醫院肝膽胰外科主管吳國際,容許一名年輕女醫生做高難度的膽管迴腸接駁手術,數名肝膽胰外科專家均認為,該手術應由有經驗的醫生負責。
煉成獨當一面的外科醫生過程殊不簡單。醫科生修讀六年課程,且完成一年實習後,仍需接受最少六年的外科專科培訓,通過多次考試後,才能成為外科醫生,即最少需要13年。外科醫生講究「手作仔」精湛技藝,因此在培訓期間需完成800個大型手術。
不過,今次涉事的余姓女醫生只接受了一年外科培訓,可謂僅處於磨練醫術的起點,卻獲吳國際批准負責高難度手術。

延伸閱讀:01獨家|受訓一年女醫生准做高難度手術惹非議 威院設小組審視

《香港01》獲悉,吳國際6月批准一名正接受首年專科培訓的女醫生,為有腫瘤的病人做高難度的接駁膽管及迴腸手術。 (資料圖片)
+2

外科專科培訓首年在外科學習 再做臨床工作

根據外科醫學院網頁,外科專科培訓分為基礎及進階培訓兩個階段,醫生完成實習後便可申請為期兩年的基礎培訓(Basic Surgical Training),頭半年先在外科學習,之後半年在急症室或深切治療部等工作,餘下一年可在骨科、腦外科、心胸外科、小兒外科、泌尿外科或整形外科等學習,他們通過定期評估及中期考試後,就可以向外科醫學院申請,「過關」到進階訓練 (Higher Surgical Training)。

多名肝膽胰外科權威均稱,膽管接駁腸道屬超高難度手術。 圖為腸道模型。 (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800個大型手術再有分類規定

進階訓練中,受訓醫生要揀科深造,各科訓練年期有異。心胸外科及腦外科要訓練五年;普通外科、小兒外科、整形外科及泌尿外科則訓練四年。各科的考核要求不一,以普通外科為例,其中一項要求為四至五年內完成800個大型手術,其中要有200個食道、胃、十二指腸鏡檢查;100個大腸鏡檢查;腸道切除及吻合術、小腸氣修補、膽囊切除術、甲狀腺切除術各佔20個;10個乳房切除術等。

醫學專科學院轄下的外科醫學院表示,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通常只由已取得該院院士資格的醫生負責。 (資料圖片/林若勤攝)

《香港01》向負責培訓外科醫生的外科醫學院查詢,膽管迴腸吻合程序是否適合由第一年受訓的醫生負責,該院回覆稱,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通常只由已取得該院院士資格的醫生負責。換言之是已完成最少六年培訓並通過考試的醫生。

今次涉事的余姓女醫生2019年才在中大醫學院畢業,去年開始接受外科訓練。 (資料圖片)

有瑪麗醫院外科醫生稱,受訓醫生會跟隨一個外科團隊工作,無明文規定他們不可參與的手術種類,「所有手術都可以參與,視乎團隊有咩手術畀佢做」,若團隊較多負責複雜手術,受訓醫生接觸機會亦可能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