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科辦公開交通實時數據成突破 黃浩華:仍依賴民間機構發掘分析

撰文:林穎嫺
出版:更新:

政府2018年將開放數據納入「香港智慧城市藍圖」發展計劃,在「資料一線通」網站開放各部門的數據,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表示,計劃推出至今近3年,網站新增了1,300多項數據集,較目標多約300個,包括公眾渴求的巴士實時到站數據和區域性空間信息儀表板,形容成績非常好,未來半年將進一步開放公司註冊處提供的註冊公司地址等45個數據集,亦會舉辦黑客松(Hackathon)和為中學生而設的工作坊,以保持與業界的溝通,不會「閉門造車」。
香港互聯網協會開放數據小組召集人黃浩華認同,資科辦近年在開放資料上有很大進步,惟起步較遲,政府及市民大眾對開放數據的了解不足,強調開放數據並非只是把數據公開,而是要加上分析、學習如何運用,才能刺激業界發展。然而,他對此不感樂觀,因為目前社會渴求的土地、房屋等數據滯後,需依賴民間組織自行發掘再對公眾開放,加上政府以法律和私隱問題等作擋箭牌,連查冊也被收緊,令不少數據不見天日,他促請當局多聆聽民間聲音,基於民間需求逐步開放官方數據。

資科辦系統經理(數據分析)徐佩芬指(左)指,開放數據政策推出以來,資料一線通網站新增了1,300多個數據集,較原定計劃多約300個,累計達4,670個;右為總系統經理(數據分折)趙善衡。(林穎嫺攝)

數碼地圖、大比例地圖亦免費開放

資科辦系統經理(數據分析)徐佩芬指,預料今年會開放逾150個數據集,當中105個已於今年上半年開放,包括入境處的每日出入境人次統計數字、上月底開放的「區域性空間信息儀表板」,上面載有臨時空置政府用地、安老院舍和幼兒服務的資訊,以及地政總署的「數碼地圖」,以往需要付費的較大比例地圖現時亦免費開放。她表示,當局亦刪除了禁止商業用途等不必要的使用限制,讓大眾亦能免費使用有關數據,以開發更多創新的應用程式。

她提到,政策推出以來,資料一線通網站新增了1,300多個數據集,較原定計劃多約300個,累計達4,670個。政府各部門屝推出3份年度開放數據計劃,開放比率超過98%,當局今年下半年將會開放公司註冊處的數據,在現有開放的公司名稱以外,進一步提供註冊公司的地址、註冊編號等資料。

九巴、港鐵數條路線、165條專線小巴等實時到站數據亦在近期開放,並能在「城市儀表板」實時查閱,被視為是本港開放數據政策的一大突破。總系統經理(數據分折)趙善衡坦言,不少企業認為大數據是公司的重要資產,更可以此牟利,因此政府需為商界提出誘因,並透露運輸署花了不少力氣遊說擁有多條路線的九巴加入計劃,而資科辦的角色則是製造氛圍,令公、私營機構了解開放數據亦是社會責任之一,現時願意加入計劃的機構有34間,包括數碼港、市區重建局和九巴等,較2018年底的11間大增超過3倍。

他形容,開放數據的成績開非常好,當中不少已開放的數據更是市民和軟件業界所渴求,除了市民大眾和商界外,學界亦能使用有關數據研發應用程式,科技大學環境研究所亦已利用環保署的開放數據研發應用程式,實時更新空氣質素等資訊。

過去一年多,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市民對疫情資訊的需求熱切,資科辦便聯同地政總署等,整合醫管局和衞生防護中心的資料,在去年2月3日,即本港發現首宗個案約兩周後,便推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本地情况互動地圖」。趙善衡憶述,開發網站的時間極短,過程極不容易,但「為咗疫情都值得」。資科辦今年3月再下一城,整合疫苗數據,每晚約8時更新資訊,較新聞處官方公布的時間更早、資訊更多。

對於外界不滿當局開放的數據深度不足,例如是公司註冊相關的數據仍未提供董事等的資訊,與英國看齊,趙善衡未有正面回應會否開放有關資訊,僅表示各部門會在法例容許下陸續深化官方數據,歡迎市民和業界提供意見,公共交通工具的數據開放便是因應民意制定。

黃浩華表示,政府在開放數據上仍然落後,土地、房屋等數據滯後,當局更常常以法律、私隱擋箭牌,而有關考慮仍平衡社會公眾利益,政府內部應有統一定義,而非自說自話,令公眾無所適從﹙資料圖片﹚

香港互聯網協會開放數據小組召集人黃浩華表示,政府近年在開放數據上有很大進步,但不少數據質素參差、格式並不統一,雖然當局有提供應用程式介面(API),但業界需時進行資料清洗(data cleansing)才可着實使用那些官方資訊。

他續指,當局以量化的數據集來制定目標,雖然看似已經達標,但有關數據的深度仍然不足,不少資訊上仍然滯後,尤其是土地和房屋方面,社會仍依賴本地研究社等民間機構提供資訊,希望政府可以肩負起其責任,讓市民更加了解有關政策的發展,他提到政府以往會定期與資訊科技界立法會議員對話,「但都係以前的事」,令官、民之間出現期望落差,希望資科辦能重建其橋樑的身份,就市民的需求在開放數據上排優先次序。

▼5000元電子消費券5分鐘登記方法▼

+4

對於當局年底將進一步開放公司註冊地址等資料,黃浩華直言,有關資訊仍然相當落後,公司董事身份等欠奉,市民、傳媒、甚至是相關業界人士,難以查找不同公司之間的關係,遠較英國落後,惟政府常常以法律、私隱擋箭牌,而有關考慮仍平衡社會公眾利益,政府內部應有統一定義,而非自說自話,令公眾無所適從,亦突顯政府對開放數據的理解仍然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