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水母」主題得公廁設計比賽專業組首名 引入智能環境監測

撰文:鍾妍
出版:更新:

政府近年有意改善公廁環境,去年在施政報告提出要為公廁翻新或優化。食環署和建築署早前合辦公廁設計比賽,分兩個組別共收到111份參賽計劃書,為3所分別在山邊、轉車站路旁,及住宅附近沿海空間的公廁設計。
專業組冠軍作品以「管水母」為題的作品,並引入智能環境監測等科技,外型具科技感,期望打造環保智能的新公廁形象。

+1

公廁設計比賽分專業組及公開組兩個組別,參加者需要設計3個位處不同地域的公廁,第一個位處於山邊,是行山徑的休息站,主要供登山人士使用,地盤面積有約100平方米;第二款則要設計一個座落在露天停車場及公共交通交匯站旁的公廁,人流多,地盤面積為250平方米;第三個公廁位處海邊觀景台,附近有單車徑,亦鄰近住宅項目,預期假日會吸引家庭到附近康樂設施,地盤面積有約400平方米。

專業組冠軍的作品名為「As Siphonophore(管水母)」為建築設計公司谷古建築的作品,作品介紹管水母為一種由多個孢子組成的生物。3款公廁設計均以管水母為靈感,以「孢子」的為廁格、洗手盤位置等設施的單位,有6種方式組成「管水母」公廁。作品更建議引入實時環境監察系統、自動吹風消毒設備等,為公廁加入智慧科技。而公廁更可分拆並重用在其他項目中。

亞軍則以圍棋為概念,稱為「子與目」,使用圍棋佈局設計人流動向,並指會使用非接觸感應器、殺菌物料等;季軍作品則名為「在林中」,以大自然為主題,加入不少綠色植物,更明言會成為打卡熱點。

公開組作品則以「城市驛站」為主題,就不同使用者設計了各有特點的廁所單元廁格,方便孩童、母嬰、成人、長者、殘障人士以至犬類使用,可以按需要排列及增減廁格數量,其中山間的公廁更備有「狗狗社區」及觀景設備,停車場旁的公廁則備有售賣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