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發展3萬公頃北部都會區 將收私人濕地 涉90萬伙住宅

撰文:王潔恩
出版:更新: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6日)發表本屆政府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當中新界北發展計劃將有翻天覆地的變化。林鄭月娥宣布《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日後北部都會區將包括天水圍、元朗、粉嶺、上水等已發展成熟的新市鎮及其相鄰鄉郊地區,另外再包涵6個已提出的新發展區和發展樞紐,包括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等。
她預料,北部都會區可額外開拓約600公頃用地作住宅和產業用途,估計可提供的住宅單位為約16.5萬至18.6萬伙單位。當日後整個北部都會區發展完成後,可提供90.5萬至92.6萬伙單位,一共可容納約250萬人居住。
值得注意是,林鄭月娥提到政府將逐步收回數百公頃私人擁有的濕地和魚塘,意味過去一直被視為發展「禁區」的保育地帶,可能在不久將來迎來推土機。

落馬洲河套地區約佔100公頃,圍繞該區的濕地及魚塘具高生態價值。(梁鵬威攝)

林鄭月娥提到,北部都會區將包括兩個地方行政區,即元朗區和北區,佔地面積約300平方公里,即約3萬公頃土地範圍。

北部都會區包括天水圍、元朗、粉嶺、上水等已發展成熟的新市鎮及其相鄰鄉郊地區,並有6個早前已提出的新發展區和發展樞紐,包括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厦村、元朗南、新田╱落馬洲、文錦渡和新界北新市鎮。

北部都會區額外開拓約600公頃用地

林鄭月娥說,目前在北部都會區內的多個已規劃或規劃中的發展項目,預計可提供約35萬個住宅單位,北部都會區可額外開拓約600公頃用地作住宅和產業用途,估計可提供的住宅單位為約16.5萬至18.6萬個。連同元朗區和北區現有的39萬個住宅單位,料整個北部都會區發展完成後,總住宅單位數目將達90.5萬至92.6萬個。

日後都會區內的職位數目亦將由現在的11.6萬個,大幅增加至約65萬個,包括15萬個為創科產業的相關職位。

▼河套區▼

+4

將收回數百公頃濕地和魚塘

林鄭月娥提到,北部都會區擁有豐富多樣的生態環境。《發展策略》提出須制訂及實施積極保育政策,日後政府將逐步收回數百公頃私人擁有的濕地和魚塘,以「優化管理」,又指會提升包括米埔內后海灣拉姆薩爾濕地共約2,000公頃保育用地的生態功能。

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構建新田科技城

林鄭月娥表示,北部都會區將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並營造「城市與鄉郊結合、發展與保育並存」的獨特都會景觀;而維港都會區亦會擴大至包括「明日大嶼願景」的交椅洲人工島填海。

2021施政報告創科及服務業中心(01研數所製圖)

《發展策略》提出善用落馬洲管制站遷往深圳新皇崗口岸後騰出的土地,和毗鄰的部分魚塘和鄉郊土地,加上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內原有用地規劃,將增加合共約150公頃土地作創科用途,以構建新田科技城。日後港深創科園與落馬洲╱新田一帶地方,將會整合為新田科技城,當中與創科相關的土地估計約有240公頃。

▼香園圍▼

林鄭月娥又指,北部都會區擁有7個跨境陸路口岸,形容是香港境內促進港深融合發展和連繫大灣區最重要的地區。

她說,現時港深兩地緊密互動,形成「雙城三圈」的空間格局,當中 「雙城」是指香港和深圳;「三圈」即由西至東分別為深圳灣優質發展圈、港深緊密互動圈和大鵬灣╱印洲塘生態康樂旅遊圈。她形容,「雙城三圈」空間概念的確立,有利港深政府可共同促進兩地在經濟、基建、創科、民生和生態環境的緊密合作。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