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環境局更新氣候行動藍圖 目標2035年停燃煤發電

撰文:黃金棋
出版:更新:

去年《施政報告》公布爭取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進一步訂立2035年或之前停用煤作日常發電的目標。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今日(8日)公布《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指未來15至20年將投入約2,400億元應對氣候變化。

他又表示,將會以天然氣及可再生能源等取代燃煤發電,料2035年可再生能源比例將增至7.5%至10%,長遠更增至15%。環境局又預計,由於使用清潔能源生產成本會有所上升,「對電費難免造成上調的壓力」。另外,當局又不排除增加輸入核電比例,但強調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

本屆特區政府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日前公布後,多個政策局輪流開記者會交代政策安排及細節。環保方面,《施政報告》公布2035年或之前停用煤作日常發電,以天然氣及可再生能源等取代燃煤發電。措施包括促進本地項目、區域合作和共同投資等,爭取提升可再生能源在發電燃料中所佔比例。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環境局副局長謝展寰、發展局副局長廖振新、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濂、運輸署署長羅淑佩、渠務署署長彭雅妮、環境局副秘書長伍江美妮、機電工程署副署長(規管服務)潘國英,以及香港天文台助理台長(拓展、研究及政務)宋文娟,今日下午兩時半出席記者會,講解更新香港氣候行動藍圖的細節。

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但不排除增核電比例

當局定立2035年或之前將「零碳能源」比例增至60%至70%,並指會試驗使用新能源,和加強與鄰近區域合作,被問到是否會增加從內地輸入核電比例,環境局副局長謝展寰解釋會從可靠性、穩定性及價格三方面考慮,「希望平衡到咩嘅比例更加好」。他強調,當局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雖不排除增加核電比例,「但唔係優先目標」。

至於可再生能源方面,現時佔本港發電燃料組合不多於1%,黃錦星指,目標是在2035年或之前,將可再生能源比例將增至7.5%至10%。他估計香港境內風力發電能應付約3.5%至4%電力需求;廚餘回收廠等轉廢為能則佔3%至4%;而太陽能則料可應付約1%至2%。

《行政長官2021年施政報告》相關措施記者會

▼特首林鄭月娥施政報告2021懶人包▼

+3

研究在香港使用綠色氫能發電

被問到當局是否有能力大量增加可再生能源比例?黃錦星指會與內地探討可能性,亦會研究綠色氫能在港使用可行性,目前亦有電力公司與伙伴簽訂合作協議,試行使用氫能發電。他又指,香港海面比其他國家及地區相對有限,故要等科技成熟,例如可在有限空間下可產生高比例的能源,而價錢亦須相對合理,故要等候時機。

他又表示,目前石壁水塘和船灣淡水湖的浮動太陽能發電系統先導計劃成功,計劃下一個位置是在大欖涌水塘推行,「第時大家行千島湖,都會見到水塘上嘅浮動太陽能板」。

增加可再生能源投資及兩電投放更多資源減碳,是否意味電費會上升?環境局副秘書長伍江美妮回應指,現時國際形勢油價波動大,燃料費增加。當未來全球邁向使用清潔能源,估計生產成本會有所上升。《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中更明確指,本港需要投入大額資本興建用以生產、接收和儲存零碳能源所需的基建設施,「此舉對電費難免造成上調的壓力」。伍江美妮強調,投資是長期和分散,雖然能源單位成本增加,但如果市民和企業可習慣實踐低碳,「可以慳到能源,要承擔電費未必咁多」。

運輸署署長羅淑佩表示,首架電動雙層巴士會在今個月到港,料即將開始試驗。(余俊亮攝)

▼《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電動商用車相關措施▼

+2

試用氫燃料電池巴士及重型車輛

在運輸方面,當局指會在3年內試用氫燃料電池巴士及重型車輛,細節包括從何時引入巴士、巴士型號等則料在試驗期間與巴士公司商討。另外,運輸署署長羅淑佩表示,首架電動雙層巴士會在今個月到港,料即將開始試驗。而的士、小巴及渡輪未來亦將實施試驗計劃,她強調運輸署會配合環保署增加充電設施。

環保團體綠惜地球批評藍圖沒有列出達至碳中和的實質對策,包括未有為排放大量溫室氣體的電力、運輸及廢物相關行業訂立法定減排目標及時間表,憂慮「2050年碳中和這張藍圖期票,是計劃趕不上氣候變化」。

中電回應指會全力配合政府的政策及與社區緊密合作,為供電引入新零碳能源、減低發電的碳強度和推動盡早電動化,以減少交通及其他界別的碳排放。

▼特首林鄭月娥施政報告2021重點▼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