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潮|港式奶茶冇得輸 黃家和開班教沖茶:最近多咗人學來傍身

撰文:袁澍
出版:更新:

近年來各式茶飲席捲香港街頭,台式、泰式、以及內地大熱的新式茶飲,都試圖在香港市場分一杯羹。相對而言,本地的港式奶茶似乎顯得不夠進取。金百加集團主席、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的黃家和卻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躋身茶餐廳摯愛飲品的港式奶茶多年來為香港的餐飲業帶來了勃勃生機和龐大收入,在茶飲混戰的香港市場,仍然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冇得輸。」
他又透露,自己開辦的奶茶學習班,在近一年來,吸引了不少不同職業的人士前來學習,年輕人的比例明顯增加,「唔會覺得飲港式奶茶係老餅」。移民潮下,更多了一些人學習港式奶茶的做法,「 去英國、加拿大,有一藝傍身,最近多了這樣的學生。」

黃家和見證了奶茶、茶餐廳這些年的變化,指奶茶對餐飲行業影響甚大。(龔嘉盛攝)

父親黃橋經營茶葉、冰室、茶餐廳生意,因此黃家和對奶茶、港式茶餐廳的發展如數家珍。他說,最初的港式奶茶來源於英國的高級餐廳,走入民間後,不僅鐵製過濾工具變成了布袋,鮮奶也變成了煉奶,成為了市民心中的「國民級飲品」,無論是在咖啡室、冰室及茶餐廳都能品嚐港式奶茶。黃家和認為,港式奶茶對香港餐飲行業的推動,功不可沒,「我唔可以話香港的成長是由一杯奶茶開始,但是港式奶茶對整個行業的影響係好大的。」

各式奶茶都湧入香港的市場,但黃家和認為港式奶茶不會在競爭中落敗。(龔嘉盛攝)

港式奶茶營銷手法不同 競爭中「冇得輸」

比起動輒「打卡留念的」奶茶舖外賣飲品,港式奶茶大多仍然隱身在茶餐廳內,相對沒那麼「出位」,黃家和認為這只是營銷手法上的區別。他舉例,香港現時平均每日賣出250萬杯港式奶茶,一年售出約10億杯,「不會只是喝一杯港式奶茶,會搭配茶餐,由奶茶帶出來的收入大約有100億元。港式奶茶(在香港)已經太深入人心,不會特意標榜。」

在2009年香港舉辦的國際茶展上,黃家和就開始力推港式奶茶,而在2014年更成功將港式奶茶推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上,他說無論是內地還是海外,港式奶茶都十分受歡迎,而自己的公司亦以「特許經營」方式在韓國推廣,其實無論哪種奶茶,都在打造自己的品牌,不會只是售賣單一的產品。問及在「奶茶混戰」中,港式奶茶會不會輸,黃家和非常篤定,「冇得輸。」

茶餐廳疫下彈升逾四成 移民潮下多人學做「港式奶茶」

在黃家和眼中,港式奶茶帶動了茶餐廳的發展,而茶餐廳則帶領著餐飲行業走過不少難關。新冠疫情下,不少酒樓、酒吧都捱不住,但茶餐廳抗敵力是頑強的,「政府統計數字,飲廳數字比起上年升44%,是一個很高的數字,而茶餐廳更高。」

另一方面,恆常開設奶茶培訓班的黃家和透露,學做港式奶茶近來成為一切很熱潮的事情,班上多了許多不同職業的學徒,包括律師、專業人士、家庭主婦等等。而移民潮下,「港式奶茶」的做法更成了「錦囊妙計」,不少有計劃離港發展的人專門學做港式奶茶,「去英國、加拿大等等,算是有一藝傍身。」

懷念舊時茶餐廳人情味:想將回憶帶返來

上環的「海安咖啡室」本月初結業,黃家和曾是這間見證歷史的咖啡室的少東,他仍然記得幼時在那一帶走街串巷的時光。他說或許看上去那時很傳統、古舊,但是那份人情味卻無可替代。

南北行、大排檔、街檔,來往的苦力、商舖的老闆和夥計……形形色色如仍在眼前,「當時苦力聚在一起,見到他們一齊煲水煙。60年代經濟開始好返,市民有少少錢,開完工走入海安飲杯奶茶,不相識的見多幾次就熟悉了,有咩問題互相呻下……但而家香港好似無呢個氣氛了,我有時都好想將呢啲回憶帶返來。」

喜茶在沙田開設了本港第一間分店時,吸引了大批民眾前來排隊購買。(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