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拒絕上學存隱憂 校園欺凌莫忽視

撰文:01醫務所
出版:更新:

看了二十多名病人後,帶着疲憊身軀的我,在這節精神科門診的尾聲,遇上了這名來求診的男子--阿進。
撰文︰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吳璧均醫生

「下一位!」隔了一會,門打開了,首先走進來的不是阿進,而是他的社工--葉生。「不用怕,進去吧!」葉生望向後方揮手說着。一位二十多歲的男子垂着頭、搓着手,偷偷瞄了診症室一眼,然後慢慢地跟着葉生進來。起初阿進一直垂着頭靜靜地坐着,幾經鼓勵下,他才慢慢說出自己的故事。

原來二十五歲的他已經有七年沒有踏出過家門。中三那年,沈默寡言的阿進遇到了「改變」,他一生的幾位同學。他們說他身形瘦削,要幫他進行「地獄式訓練」,就這樣,阿進便成為他們欺凌的對象。每天踏進班房,他們都會搶走阿進的書包,將裏面的東西通通倒在地上,然後對他拳打腳踢,有時甚至用椅子毆打他,還質問他為甚麼不還手。

校園欺凌可引致抑鬱症。

其他同學看到也不敢作聲,甚至因為害怕惹上麻煩而慢慢疏遠他。阿進試過逃學,但父母發現後被罵了好幾天。他不想跟任何人提起被欺凌的事,所以只好戰戰兢兢地繼續上學。他每天抱着頭被打,自己忍痛默默地躲在課室角落,放學回家又要承受父母的責備,說他成績倒退。他很想努力堅持下去,但其實他身心都已經很累,有時在寂靜的晚上看到自己身上的瘀痕,他也會控制不了每天都拼命地忍着的眼淚,涕淚俱下。

他好不容易捱過了高中這三年並完成了公開試,終於可以離開那個恐怖的地方。但因為太害怕再次遇上那些同學,他選擇了當一位「隱蔽青年」,每天躲在房間裏,與外界斷絕了一切聯絡。父母沒有關心過他,亦沒有問過他整天留在家的原因,只是每天怪他沒用、罵他失敗。他就這樣過了七年,這七年間他沒有一刻開心過,每天都會想起被欺凌的畫面,怪自己沒用,甚至想過要自殺……

有天,他無意間在電視上看到了有關「隱青」的節目,節目尾聲播出了求助熱線。他猶豫了好久,最後決定打了這通電話,並遇上了葉生。葉生花了一年的時間才能打開阿進的心扉,帶他踏出家門並來到這個診症室。阿進被診斷患上抑鬱症,而主因明顯是校園欺凌。

其實阿進的故事只是冰山一角,校園欺凌問題在香港屢見不鮮,有報導指出全港有高達三成的學生曾被欺凌。很多時候受害者都不敢反抗,更不敢告知老師,令欺凌者越加放肆、變本加厲。欺凌對受害者所帶來的後果嚴重且深遠,特別是心靈上的傷害。

受害者會常常擔驚受怕、焦慮,甚至因害怕而拒絕上學、對人失去信心,最後甚至患上抑鬱症、焦慮症及創傷後遺症等情緒病。若受害者身邊的人,包括同學、老師、家人,能及早發現並伸出援手,便有機會把他們從水深火熱之中救出來,阻止悲劇發生。

經過藥物及心理治療,加上醫護與社工的支持,阿進的情緒漸漸好轉並開始願意踏出家門,走出陰霾,重新融入社會。校園生活是每個人成長的必經階段,當中的經歷可以直接影響個人身心健康的發展。如果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基本的尊重與包容,再加上家長、學校、社工等各方的配合,便能把校園欺凌的歪風矯正過來,讓每個孩子都能夠在愉快的學習環境中成長。

《香港01》「01醫務所」與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合作,隔一個星期二刊登由醫護人員撰寫的專欄【筆下心澄】。

「澄」即是把水靜放,讓水中物沉澱,然後變得清澈。願你靜心細味每一篇小故事,見微知著,明白自己及別人的內心,把事與情看得更透澈。看得清楚,懂得珍惜,願此專欄能安撫你情緒的波瀾,享受歲月靜好。更希望你把這份體會和你關心的人分享,好讓美好人生的路上多一個夥伴。

故事細節經修改以保障病人私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