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明會助養風波|事主現身 與少年異地追查:每年300元用喺社區

撰文:金偉諾
出版:更新:

近日有網民在社交媒體發文,指自己經宣明會助養10年的兒童「又煙又酒又跑車」,更揭發該「潮童」多年來無直接接收過事主任何捐款。涉事助養者羅先生接受《香港01》訪問時表示,目前仍會聯絡「助養」少年,指對方向當地宣明會查證後發現,羅生每年的捐款中有300港元會投放於其社區,僅是捐款額的10%。

羅先生上周收到宣明會信件,信內附有其助養位於阿爾巴尼亞Korca的男童Xhoni Terolli的相片。羅稱:「我諗佢已經大個仔,相信他有Instagram,就打算能不能夠搵到佢,純粹係咁樣。」按下搜尋鍵後,羅見到相中少年的社交媒體,只是對方大部分相片「又煙又酒又跑車。」

「你助養係為佢好,不想佢一世貧窮。但他用了我(給)零用買煙買酒,我當然不接受。」羅生直接向少年發訊,對方居然對「被助養」一無所知。

+1

助養十年涉3萬多 惟每年僅300港元投放社區

隨着羅先生於上周透過社交媒體揭發事件,並引起大眾關注。香港宣明會數日後錄製短片澄清。總幹事馮丹媚指已第一時間聯絡涉事少年及通知阿爾巴尼亞辦事處。她又指當地人員已向少年和其父母了解過,他們清楚知道宣明會不會直接將捐款贈小朋友。而是利用捐款建設基礎教育工作、改善水利等社區工作,從而該小孩生活有更好發展。

對於宣明會的回應,羅先生表示接受,「無可能我捐嘅錢,直接用喺當地小朋友身上,佢哋唔識處理金錢。」不過羅認為「助養」這兩個字可圈可點,始終主觀願望覺得助養是花一筆錢,直接用於小朋友身上。而現時是宣明會指派一兒童向助養者寫信的做法,會令助養者以為對方就是受助人,但該「受助」兒童根本不知情。

羅亦透露目前仍會與少年聯絡,對方稱曾查詢當地宣明會辦事處,得悉自己曾參與一些社區活動,但他對自己「被助養」毫不知情。當地職員亦告知少年,原來羅先生每年約3,000港元的捐款中,只有300港元落入當地社區。羅先生得悉後希望宣明會解釋:「我本身捐咗10年,每個月捐270元,至少捐了3萬多元,當中只有3,000元落入佢哋社區。我無諗過只有一成錢係可能幫助小朋友,另外九成錢用喺邊呢?」

他又指該少年提到在學業上有財政困難,希望要一筆錢繼續讀書,問羅會否直接得到現金。羅則回應少年應詢問當地宣明會。

+1

宣明會無正面回應

《香港01》就羅先生的情況查詢香港宣明會,問及助養人每月捐款如何分配社區、該少年生活的Korca社區涉及多少位助養人捐款,同時要求宣明會提供Korca社區發展成果照片等。惟宣明會只回覆:「助養兒童計劃以兒童為中心,參與助養兒童計劃的捐助者可以幫助貧困孩子及其家庭和社區的生活環境得到長遠改善,持續發展。」

羅:無叫其他人唔好捐錢

經此一事,羅先生留意到有不少留言說他「傻仔」,又認為捐錢給慈善機構等於「倒落鹹水海」。但他認為不應「一枝竹篙打一船人」,深信有些人需要慈善組織,才可獲得援助。他助養該阿爾巴尼亞少年前,亦曾經宣明會助養一位柬埔寨女孩,對他是良好的體驗。他又說:「只要清晰自己在做甚麼便足夠,(每月)數百元不會為生活帶來很大問題,可能少少捐獻幫助到一個社區,我覺得意義是可以的,但要弄清楚自己的錢,是否落入正確地方。」

目前羅先生已取消捐助,又指「助養」一詞是「美麗的謊言」,目的只為吸引大眾捐款,「(捐款)接觸不到小孩,或對方不知道則不會再捐款。」然而若機構能更清楚列出捐款幫助社區的項目,如建學校或醫院等,他會樂意參與捐助。

本報道於2021年12月13日上午刊登,香港宣明會於同日傍晚發聲明,內容大致如下:
1. 該名捐款人的捐款一直用於他的助養兒童及其所屬社區的扶貧工作
2. 香港宣明會投放92.8%的捐款到全球救援及社區發展工作,總行政開支只佔7.2% ,當中2.4%用於行政費用及3.6%用於籌款費用,另有1.2%用於教育推廣,數字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
3.「助養兒童計劃」以兒童為中心,為貧窮孩子、其家庭以至社區提供生活基本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