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票價|運輸業工資指數下跌 凍價機會大 仍視乎延後加幅處理

撰文:鍾妍
出版:更新:

今年疫情雖有緩和,市民出行逐漸回復,但各公共交通機構於今年宣布連續第二年凍薪。政府統計處今日(28日)公布9月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按年再下跌0.5%,為調查中包括的8個行業中,唯一一個錄後跌幅的行業。
運輸業工資指數變動為港鐵票價機制其中一個重要計算數據,《香港01》以暫時最新數字推算,預料港鐵明年大機會凍價,但仍可能受過去兩年的延後加幅影響,加幅可能達1.52%。

+2

運輸業的名義工資指數下跌0.5%

政府統計處今日公布今年第三季的名義工資指數,雖今季的平均工資率較去年同期升1.3%,但扣除以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計算的消費物價變動後,實質平均工資率較去年下跌0.2%。

統計涵蓋8個行業,當中只有運輸業的名義工資指數錄得跌幅,按年下跌0.5%,其他行業如製造業、批發及零售業等,均錄得由0.4%至2.9%不等。

政府發言人表示,與消費相關行業的就業人士平均薪金轉跌為升,反映消費券計劃對消費意欲及開支有正面作用,而運輸等行業平均薪金繼續下跌,但跌幅減慢。

▼6月27日屯馬線全線通車 鐵路迷於宋皇臺站搶先入閘▼

+1

程式計算調整幅度為0.05% 未達需加價指標

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變動為港鐵「可加可減」票價機制,其中一個決定性數字。根據機制方程式,要將去年12月份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變動,相加去年第四季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變動後,再乘以0.5,然後額外扣減0.6%,便能得出港鐵票價加幅結果。

《香港01》使用最新數字預測,今年11月的綜合消費指數按年上升1.8%,連同第三季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下跌0.5%,估計今年票價調整為加價0.05%。

在可加可減機制下,設「負擔能力上限」的「封頂」機制,實施的票價加幅不得高於同期家庭每月收入中位數的變動,而按最新2021年第3季的數字計算,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變為約1.52%。

0.5*最新11月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變動(+1.8%)+0.5*9月份運輸業工資指數變動(-0.5%)-生產力因素(0)-額外扣減(0.6%)=預測今年票價調整幅度(0.05%)

2019年及2020年港鐵都有分別0.3%及2.55%的加幅延後實施,但因去年需要減價,港鐵今年公布減價時表示會「將按機制安排延後」,沒表示會取消,未知今年如何計算。

若價格調整幅度介乎±1.5%之間,港鐵就不會調整,故按方程式計算,港鐵車票暫時預料會繼續凍價。不過若計及延後加幅,按現時數據,港鐵或有機會輕微加價1.52%。

▼3月16日,政府批准巴士公司加價▼

+2

政府於今年初批准多間巴士公司加價,不過巴士員工今年仍然凍薪。陸路客運工會聯合陣線聯席早前發新聞稿,指各公共交通機構一直以疫情為由,拒絕增加薪酬福利並不斷削減交通服務,但本地旅遊興起,本地亦有多個發展區相繼有住宅落成,公共交通從業員一直都謹守崗位,亦願意配合公司各種疫情下的新安排,期望公司不要再以疫情為藉口,削減交通服務及苛待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