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灣「水管屋」已改方形設計 等兩年未施工 仁濟:因招標超額

撰文:林穎嫺
出版:更新:

根據房屋委員會最新數據,一般家庭輪候公屋長達6年,過渡性房屋成為劏房住戶短期棲身之所。惟位於荃灣海興路橋底的首個「水管屋」,原本2020年底便可提供約124個單位,但項目拖延近兩年,至今仍未動工。
負責營運該過渡性房屋的仁濟醫院董事局表示,聽取公眾意見後,已將設計由水管形改為以方形混凝土建築物為主體的建築群,意味着全港首個「水管屋」計劃已「擱置」。該機構又指,項目2021年招標時,回標金額超出政府撥款,因此修改多項設計,冀可符合成本,本月內將再次招標,有望在第三季動工,合資格市民明年中可申請入住。

仁濟醫院董事局2019年宣布,擬於荃灣海興路與海角街交界,興建約124個水管屋及管道屋作過渡性社會房屋,預料最多可有350人受惠。根據當時提交區議會的文件,項目當年3月已向地政總署申請,以象徵式租金批出短期土地租約,預料2020年第一季動工,同年第四季竣工,並安排街坊入住。

獲批近7000萬

翻查資料,該項目起初已獲運輸及房屋局,透過「支援非政府機構善用空置政府用地的資助計劃」獲出330萬元,用作建築顧問費用,其後再在2020年10月,透過「支援非政府機構推行過渡性房屋項目的資助計劃」批出6,490萬元撥款,資助合共6,820萬元。

不過,項目至今仍未動工,運房局的網站顯示,該項目工程預計今年第二季開展,明年第二季竣工,亦即整個項目延遲了至少一年半。

荃灣海興路興建全港首個「水管屋」計劃,拖延兩年,至今仍未動工。(資料圖片/楊榮飛攝)

本月重新招標

仁濟醫院董事局回覆查詢時表示,項目在2019年3月聽取公眾意見後,由原來以圓形水管的設計,更改為以方形混凝土建築物為主體的建築群,並在2021年7月底開始招標,惟回標結果的金額超出獲政府批款總額,工程顧問認為需要調整項目的多項設計細節,預料會在本月重新招標,為期兩個月。

「水管屋」已難產,仁濟決定其設計改為方形。(仁濟提供)

對於撥款方面,仁濟表示,首期獲批的330萬元資助,目前只用於聘請顧問團隊及進行相關測量服務,而工程仍未開展、土地的短期租約仍未生效,強調及後獲批的6,490萬元撥款則絲毫未動。

被問到有沒有信心在限額內成功招標,仁濟表示,工程顧問已在項目設計進行多項修訂,以及加入成本調控措施,政府亦有從中提供意見,有信心重新招標後,回標金額不會再超出政府批准的工程撥款總額,預料地盤有望在今年第三季動工,並在明年中接受市民入住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