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遺體增殮房存放空間增3.4倍至4600個 非解剖個案2日可認領

撰文:歐陽德浩
出版:更新:

第五波疫情持續,本港死亡率高企,早前公眾殮房存放遺體的空間不足,引來社會大眾關注。衞生署署長林文健今日(28日)公布,過去1個月需處理的遺體倍數增加,政府已推出三項應變措施,包括盡快增加公眾殮房容量、加快處理流程及辦理手續、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情緒輔導。

其中,目前遺體總存放量,已由原先的1,350個,增加至現時逾4,600個;辨認遺體由每日數十宗個案,增至每日處理200宗;並設立情緒支援熱線服務至4月30日。

過去1個月需處理的遺體倍數增加

林文健表示,自第五波疫情爆發以來,於公立醫院離世的人數急升,尤其於2月下旬至3月上旬的高峰期,不少病人於急症室病逝,亦有病人送往急症室前已離世,全被運送到公眾殮房,因此過去1個月需處理的遺體倍數增加。

+5

林指,對病人的離世感到非常難過,對親屬致以深切尉問,又指明白他們的傷痛壓力,知道親屬希望盡快領取遺體,以便處理後事,因此政府推出三項應變措施,包括盡快增加公眾殮房容量、加快處理流程及辦理手續、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情緒輔導。

▼3月3日 明愛醫院停車場設凍櫃擺放遺體▼

+1

推出三項臨時應急措施 遺體總存放量增至4600個

首先於增加公眾殮房容量方面,現時衛生署有三間公眾殮房,包括富山殮房、葵涌殮房及域多利亞殮房,提供共506個存放空間。林指,第五波疫情來臨時,已透過重開九龍殮房,及增設20個流動冷凍櫃,額外增加240個存放空間,以及增強其他設施,一共增加1,350個存放空間。

惟疫情急劇變化及遺體數目不斷上升,故1,350個存放空間亦不敷應用,當時已推出三個緊急應變措施:

1)東華三院由3月1日起,提供45個寰宇殯儀館的存放空間,亦有兩間護養院提供40個存放空間,當中包括香港防癌會賽馬會癌症康復中心,分別已於3月4日及3月7日開始使用。

2)獲得多個政府部門協助,在富山殮房附近設立新的遺體設施,共放置61個冷凍櫃,能額外增加2,700個存放空間。

3)再建設新的富山殮房,可額外提供800個存放空間,並得到建築署的支持,當中有500個已提前於3月25日交付使用。

林總結指,現時遺體總存放量已由原先的1,350個,增加至現時逾4,600個。隨著急症室的病人數目回穩,壓力已逐漸紓緩,但仍會密切留意使用量,有需要時會進一步增加存放量。

▼3月4日 伊利沙伯醫院遺體處理情況▼

+8

加開遺體辨認時段 每日處理200宗個案

至於理順流程及增加人手方面,林文健解釋,於急症室或在送院前離世的個案,須由警方預約家屬,家屬在公眾殮房與法醫官會面並辨認遺體、或申請豁免解剖後,再由法醫官向死因裁判官呈報,以決定是否批出屍體埋葬或火葬證明書,獲得批准才可領取遺體。

林表示,一系列的程序須一絲不苟,由於涉及死因裁判庭的運作,因此已調派逾70名公務員及非公務員,包括醫生、藥劑師、科學主任等;亦於周六加開遺體辨認時段,九龍殮房亦重開並於周日上午提供服務。

衛生署與死因裁判庭及警方,將合作制訂措施,除了需要解剖的個案,家屬可於兩日內取得火葬證明書,並可選擇於即日或其後領取遺體。至今,富山公眾殮房的新增設施,已安放共1,800具遺體,家屬於過去一周,已在警方的安排下,陸續前往辨認遺體。林公布由今日起,將由處理每日數十個案,增至處理200個。

至於非公眾殮房處理的死亡個案,聯合辦事處包括入境處、食環署、衛生署亦延長服務時間,以便市民即日完成死亡登記的領葬事宜。

▼3月27日 疫情過高峰後星期日市面人流增多▼

+15

設情緒支援熱線服務至4月30日

最後情緒輔導方面,林文健表示,任何人如有需要,可致電情緒支援熱線「9814 1325」, 服務時間為3月22日至4月30日,早上9時至晚上9時,由臨床心理學家為市民提供情緒支援,亦將加派人手處理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