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歷史建築石澳巴士總站翻新 發現古井 出土「中巴」站牌

撰文:黃偉倫
出版:更新:

已迄立逾一個甲子的石澳巴士總站建築物,去年被揭日久失修,招牌上的字母更脫落遺失,村民關注這座二級歷史建築的保育情況。新巴城巴今年初完成翻新,包括髹油及修復招牌等,期間找出多年前中巴年代的巴士站牌,又發現過往供水予建築物的水井。兩巴透露,對保育工作持開放態度,希望集思廣益活化,日後開放予市民參觀,包括改作零售服務,甚至遊客打卡點如咖啡廳等,不過具體仍要研究,尤其建築物上層的結構現時不宜多人活動。

▼巴士站古今對比▼

1955年落成 日久失修

石澳巴士總站的兩層建築物於1955年落成,當時仍是中巴年代,由著名華人建築師徐敬直創立的「興業建築師」設計,屬國際現代主義建築風格,設計以實用為主,於2013年9月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1998年中巴的巴士專營權結束,新巴接替使用巴士總站,不過建築物業權一直由政府持有,新巴透過短期租用形式使用。經歷逾一甲子,建築物逐漸日久失修,建築物招牌中的「TERMINUS」,「E」字更脫下消失,居民之前希望保育巴士站,卻無從入手。

招牌「上肥下瘦」 尋找遺失字體

新巴城巴去年8月展開翻新修復工程,兩巴高級屋宇裝備工程師歐健良坦言,修復前建築物情況不理想,有鋼筋外露、油漆剝落等情況,之後與古蹟辦溝通,研究如何修復,在不影響結構安全及符合政府規定下,工程盡量保留建築物原貌,最終今年一月完成工程,整體修葺大約花費50萬元。

建築物其中一大特色是「上肥下瘦」的「SHEK O BUS TERMINUS」招牌,歐健良表示不少外國人到石澳,都會為招牌拍照留念。他表示,之前「TERMINUS」的「E」字遺失,「N」字亦有破損,幸好「SHEK」亦有「E」字,故能夠參考,順利回復原貌。

另外,建築物外牆的「L字形」通風孔亦仍然保留,不過兩巴指,有少部份缺公德心的市民,會經通風孔亂拋垃圾,又或在外牆上塗鴉,呼籲市民愛惜文物。

發現水泵連接古井

現時建築物的下層用作員工休息室及站長室,只供員工使用,並不對外開放。歐健良表示,下層的舊風扇、電掣全部保留,不過已無駁電。

新巴城巴翻新時亦發現樓梯底有鐵門,打開後發現一個多年前的巴士站牌,而且旁邊更有水泵,經追查下發現原來接駁外面的地下水井,估計過往建築物便是使用井水。現場所見,水井有約10米深,鄰近居民表示現時亦會取用井水。

上層完全滲水需重修

至於建築物的上層,現時並不開放,歐健良表示,翻新前上層已完全滲水,需要重修隔熱物料及防水物料,惟地台的紙皮石已難以尋找,故只能以近似顏色的紙皮石修補。他又指,經獨立顧問評估後,上層的開放式露台現時並不適合舉行多人活動。

舊中巴宿舍 設沖涼房

在中巴年代,建築物上層曾用作為職員宿舍,設有洗手間及淋浴間。歐健良表示,翻新後渠管仍然會保留,但不會再用作洗手間。

據職員向石澳村民了解,過往中巴創辦人顏氏家族亦曾使用上層空間,但實際情況已難以考究。

結構問題 未能舉辦人多活動

兩巴高級營運主任郭致緯表示,公司對建築物的保育活化持開放態度,包括日後改為遊客中心提供旅遊資訊,甚至化身為打卡景點包括如咖啡廳等,不過只在非常初步的構思階段。

歐健良亦指,始終上層結構現時未能舉行人多活動,仍然有待最終活化方向,但強調對任何建議都持開放態度,希望集思廣益。

+2

有「站長貓」居住多年

新巴車長沈文輝為石澳原居民,自小於石澳生活,有時亦會駕駛來往石澳的9號線。他表示,懂事以來巴士總站已存在,候車處的木凳除了鐵架,木塊至今未更換,已有多年歷史。他笑言,建築物一直殘舊,翻新後反而「睇唔慣」。

他又笑稱,巴士站有一隻灰白色的「站長貓」,已在站旁居住多年,有專屬「貓屋」,之前更會迎接一名車長,不過該車長已退休。

+1

9號巴士可到達 X9路線望下月重啟

現時石澳巴士總站只有9號及X9路線,其中X9路線於第五波疫情下暫停服務。郭致緯表示,X9線有望下月重啟,近年愈來愈多市民行山,兩條路線除了服務石澳居民,亦有不少前往鶴咀、龍脊的山客乘搭,乘客平均等候15至30分鐘就可上車。

hotline